首届“全球共通”院长论坛在浙大举行 共论国际传播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9 14:49:48

  中新网杭州6月18日电 (张斌 何可)近日,首届“全球共通”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机构的30余位国际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在致辞中表示,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应扎根中国现实土壤,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为全人类谋求福祉。

  会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方兴东分享了学院围绕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一系列行动规划,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宣读了“全球共通启真倡议”。

  方兴东围绕《做“全球共通”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这一主题提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瓶颈不仅是叙事和信息传播的问题 ,更是整个知识与实践体系的问题,亟待结构性和体系性的变革。浙江大学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学院将在未来承担更多国际传播的使命,通过“基础理论”“基础设施”“基础平台”三大“基础行动”对接重大国家战略和省域战略。他希望,可以与各大院校、各大学科形成面向全球的合作闭环,推动国际传播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此次活动为“浙江大学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以有组织科研的形式凝聚学界、业界的创新合力。会上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未来两个学院将就课程体系共建、科研项目合作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学科变革模式和内容行业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教授及联合国全球媒体和信息研究项目专家洪浚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飞依次围绕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多个角度展开了主旨演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随后,与会专家在各分会场围绕国际传播的核心议题讨论分享并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首先要理解国际传播,明辨国际传播的问题所在,从而探索未来的发展路径。在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工作中,应注重跨学科综合素养和多领域专家的协同努力,并需加强与产业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实践教育的有效对接,以进一步加强增强中国国际传播的整体实力。国际传播应立足国际关系,尊重文化差异,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完)

  利好还将持续释放。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永伟作出判断,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涨幅预计在40%左右,新车渗透率也将在40%左右,三线以下市场、出海市场以及对燃油车的加速替代,均将是增长空间。

  作为广东汽车产业主阵地之一,广州无疑是“守擂者”。据初步统计,广州汽车产量将于2022年超过310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汽车工业总产值已超过6000亿元,正向万亿目标加速靠近。

  今年同样细节拉满,除了红色元素外,拜登夫妇还特意请来舞狮表演。在我们熟悉的新年锣鼓声中,中国的大红狮子在白宫上下翻飞,最后亮出祝福语:恭喜发财。

  “这句台词就是写到这里就有感觉了。”石林说:“喜剧有很多技巧,‘司马缸砸缸’用的是相声的谐音技巧,而这一句用的就是变形技巧。不变形是正剧,一变形就是喜剧。”

  束焕希望观众能从今年的春晚节目里获得最简单纯粹的快乐和放松,最好,再有点共情。“这个共情可能是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有一两句话还真是自己想说的。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嘴替’,能做到让观众觉得,春晚上这人真是我的‘嘴替’,我觉得就很好。”

  信长星指出,全社会都应该更加理解、尊重和关爱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一线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多措并举提供更多遮风挡雨、休息歇脚的地方,共同努力让城市更美丽更文明,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安怡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