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创新、合作?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4 03:05:29

  中新网长沙6月2日电 题:中国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创新、合作?

  作者 向一鹏

  中国中部六省以全国约十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其中,能源是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

  正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博览会”),以投资贸易促进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促进中部地区与海内外市场、资本、资源的全面对接。作为本届博览会的焦点议题之一,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备受关注。

  产业转型 资源转化为新能源

  山西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风、光、水力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作为全国唯一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山西加快推进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

  在山西大同,晋北60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一片片光伏板,为采煤沉陷区治理开辟出一条新路。该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270亿千瓦时。

  目前,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6.4%;建成了中国首家电力现货市场,外送绿电位居全国第一。在山西确定的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中,有6条与新能源产业有关,包括风电装备、氢能光伏新型储能等。

  其余中部各省也在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湖南正加紧建设新能源发电装备生产基地,安徽引导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江西的光伏新能源产业、河南的装备制造产业,湖北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均取得突破。

  技术创新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位于长沙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一批批生产材料经过一道道工序,被加工成高品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引擎”。该公司首席运营暨首席技术官彭文杰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立身之本,他们将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电池更安全、更久续航、更长寿命等方面持续创新。

  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中部地区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持续加强科技创新。

  汽车大省安徽集聚了奇瑞、蔚来等7家头部整车企业,形成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安徽省汽车办副主任刘文峰表示,该省将紧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趋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稀土是发展光伏发电的基础资源。在江西赣州经开区,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技术创新打造各类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一款采用晶界渗透技术的稀土永磁材料,磁性能大幅提升,已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扩大合作 构建全产 业链生态

  本届中部博览会期间,各省间加强合作意向强烈。比如,湖南与山西在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创新资源等方面各具特色,双方有意深化新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江西宜春希望与安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资源共享、技术融合。

  作为全球知名的氢能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胡华利表示,期待通过在湖北的战略布局,携手各方促进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让供应链变“共赢链”,推动当地清洁能源转型。

  业内专家建议,中部六省应共同构建产业多元应用场景、做大产业链核心环节产能规模、参与各产业链延伸发展,构建新能源各领域全产业链生态;同时,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全产业链科技能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赋能。(完)

  2020年9月,全国首家以社会工作为主题的“如愿社工村”在牌坊村揭牌。作为督导,南京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南京红叶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长张伟见证着牌坊村这些年来的喜人变化。“这些实实在在的进步,让我们对社会工作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有了更深思考。我们希望以此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打造从‘社工助人’到‘村民自助’再到‘主动互助’的全闭环服务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据报道,国民党党内人士也说,党内普遍建议,希望人选能尽早底定,因此若顺利在3月初启动提名办法的研拟,最快可在3月底、4月初就能正式提出,有机会在7月前,就能确定国民党的“大选”参选人。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今年春节各地消费市场多点开花,从大数据看哪些亮点最值得关注?</strong>

  选择它就爱它,精心陪伴,对这个“家庭小成员”要不离不弃!在本次“萌宠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中,希望同学们用爱心、责任心和人文共情心来喂养和呵护班宠,给它打好预防针,带上入校证件“户口”,配个“小房子”,安置在每栋教学楼的架空层;定期投喂和遛弯,耐心驯养,帮助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影响楼上教学活动;每日必做劳动清洁卫生,注意环境维护,萌宠生病要及时带出校园治疗,每年要对萌宠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物业会定期帮助消杀,共同为萌宠们建设一个花园式的“大型欢乐动物园”。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年俗活动排得满满的,文旅产业的元气正在向好复苏,相信文旅市场将再次迎来春天。”海宁市文旅创意产业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江说,疫情防控期间,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的重点企业服务专班为其解决了很多涉税难题。“去年是我们拓展提升硖石景区的关键时期,公司享受到3000多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带给我们实打实的政策红利,为复苏发展增强了信心。”

<strong>  收获爱情</strong>

白山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