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员会:研究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8 02:26:21

  中新网西宁1月24日电 (张文科 胡贵龙 张添福)“不仅要深入研究大气、水文、地质、生物等自然因子的消长对环境演变的影响,也要研究各因子间的相关作用与干扰机理,更要研究区域文化和人类活动在生态演变中的重要机理,这便是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研究的价值所在。”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员会主委朱春云如是建言。

  眼下,青海省已开启两会时间。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员会建议,应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华文明的重要发详地之一。此间不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也是多条亚洲河流的重要补给区,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牵系着二十多亿人的用水安全。

  为保护青藏高原,中国十分重视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朱春云说,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自身生态调节功能较弱,一旦遭到破坏,短时间内很难靠自身调节得以恢复。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都关联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者”。

  朱春云表示,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对生态系统的脆弱与自然环境的珍贵有着最为深切的感受,创造了多元璀璨的地域文化。先民们思考人在自然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人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伦理价值和行为准则,很好地适应了自然环境,构建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文化理念。

  “这些文化理念的背后蕴藏着人与高原相互关联的人文密码,它既有生产关系的演替和变迁,也有政策制度的破立与更替,还有民风习俗的演进与传承,这些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得以保护、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所在。”朱春云表示。

  据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相关部门对青藏高原进行了两次系统性的科学考察研究。

  朱春云认为,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重自然生态保护,轻生态文化研究”“重专科的精细化纵向研究,轻学科间关联性横向探究”两大短板。

  为此,朱春云建议,应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和整体性研究,建立统一的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平台,通过联合攻关、揭榜挂帅、对口援助等机制撬动高层级的科研力量,加强青藏高原各生态系统本身的基础性研究和系统间的整体性研究。

  在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研究领域,朱春云建议,要深入挖掘青藏高原世俗法律、自然禁忌、约定俗成及特有生产生活方式中朴素的生态和谐因子,深入探究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价值追求和生态和谐理念。

  此外,朱春云还建议,应构建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科体系,成立青藏高原生态文化研究院、设立重点 科研攻关计划、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体系。如在青海理工大学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科,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本土优势的学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78/7200059206089459102.jpg" alt="" />

  品·特色美食

  “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为我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分析。

  西安体育学院教授罗普磷表示,十五运竞赛项目设置和竞赛规程总则说明,全运会重新回到举办全运会的宗旨“就是服务我们国家的奥运战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

  近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对做好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

  碰见30多岁的嘉宾,他们也不忘顺带问上两句,结过婚没有?有孩子吗?……经王孟阁之口问出的相亲问题,永远直白而精准。如此快节奏高密度的问答,几个来回就能让他摸清来者的情况和需求。用他的话说,这些硬件条件都是“纸包不住火”的,他们父子问得这般细致,也是为了给急于“脱单”的年轻人把好关,替他们找到条件匹配、门当户对的另一半。

杨侑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