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陈彦:戏剧应该与弱者和鸡蛋站在一起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6 07:01:57

  中新社廊坊4月9日电 题:戏剧应该与弱者和鸡蛋站在一起

  作者 陈彦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世界戏剧日是由国际戏剧协会于1961年创立的全球性盛事,每年的3月27日成为全球戏剧界人士的共同庆典。首届世界戏剧日庆典于1962年举行。2024年世界戏剧日庆典在中国廊坊举办,这也是该庆典时隔8年后再度来到中国,吸引中外戏剧界人士展开对话交流,传承并推动戏剧艺术不断发展。

  戏剧的缘起

  我以为世界的本质,其实带着一种戏剧性的运动,充满了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自然环境以及自身的冲突与和解。

  在整个文学艺术门类中,戏剧是最早开始讲述文明故事的样式。最早“戏码”的主角是巫师,他们是最先掌握了风雨雷电以及日月星转等部分自然规律的人。但大自然高深莫测,直到今天,人类对其认知仍是一知半解。可想而知,我们的前辈“编导演”们,不知遭遇过多少“把戏被揭穿”的尴尬。但这些“编导演”们并不甘于退出历史舞台,便从“指天骂地”的巫师角色,转换为“敬天畏地”的宗教角色。

  随着人类科学认识自然能力的不断提升,宗教的很多“戏份”被逐渐论证为:这是戏,而非真实存在。中国的先贤孔子对他的弟子季路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跨越阶段。

  世界不同地区的“编导演”们,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步步进入到对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尤其是“人”的根本追问与探寻的深度拓展之中,探讨的问题十分宽博,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军事、外交等。这也是世界戏剧对人类经验智慧最集中的总结概括时期,出现了大量影响人类精神生命进程的戏剧经典作品,至今仍品质鲜活。

  两个事关沟通与合作的故事

  戏剧面对的最重要讲述对象是人,是人的生命探索和精神演进。经历数千年文明的开辟,我们陶醉于“地球村”的扑面而来,但世界远不是想象中那么文明顺遂,有时甚至愈发感到沟通的艰难与冲突的难以消弭。作为始终在沟通人类共同精神情感、思想价值的戏剧,自然应该发挥其沟通能力。

  我想起两个戏剧故事,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戏曲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个是莎士比亚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954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特意让工作人员播放了“梁祝”这部戏曲片,请柬上只写了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播出后效果极佳。

  这是一个有关沟通的故事,内涵十分丰富。首先是两部作品内部人物之间的沟通不畅,所带来的巨大悲剧命题,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沟通问题。另一个层面的沟通,是国际间的情感沟通,在没有翻译字幕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仅以一个比喻,迅速沟通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情故事,为在世界舞台上的合作对话提供了人文价值基础。彼此的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我们的生命样貌、人际关联、感情形态是基本一致的。

  我又想起《圣经》里有关巴别塔的故事。巴别塔又叫通天塔,人类团结一心,能建造出通向“天堂”的塔。这是一个有关合作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但总有人不习惯合作,人类也总是在合作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犹如戏剧不断发生的冲突与激变。直到今天,局部战争仍在继续,很多曾经建立起的伙伴关系,也在分化瓦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呼唤交流、信任与和平,将永远是世界的重大主题。而这个主题,也正是2024年世界戏剧日的主题。

  戏剧的天赋

  信任与合作,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从人类各不相同的文明背景看,无论差异性多大,个性特色多么鲜明,其根本 价值仍是趋同的,例如善良、友好、互助,公平、正义、自由,互信、互利、和平等。世界戏剧的文本,参与了这种人性的证明。

  有着天赋沟通人类情感行为能力的戏剧,在文明的曲线进程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文化沟通起来的信任,是我们一再谋求共同出发的基础。

  戏剧始终在讲述人类文明的故事,显示出卓越的柔性与韧性,从不同地域,贡献出不同的文化元素,在个别中寻求到一种彼此欣赏、从而普遍认同的价值力量。相互悖谬、情感冰冷的世界,不是文明发展所希望看到的世界。在几千年的发展进步中,应汲取沉痛教训,不应在同一个轨道上徘徊或翻车。

  我赞赏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先生为2024年世界戏剧日撰写的献词《艺术即和平》中的观点:“世界需要同情心、同理心与互助心。”作为人类广泛参与的戏剧活动,应该与弱者和鸡蛋站在一起,不要去做那坚硬而冰冷的石头。我们有太多的对话前提与交流互鉴的可能性——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任何一只蜜蜂无益的事,一群蜜蜂也未必能获得什么好处。戏剧是最能讲好命运共同体故事的样式之一,具有巨大的超越性。

  我们都应该有一种信念、信心和希望,将戏剧这个富有人性深度与多样性的文化符号,努力传递到更广大的世界,让戏剧从数千年甚至数万年裹挟来的人性成长价值,更丰富地作用于我们共有的世界。人类是用讲故事的方式率领不同族群一往无前的,戏剧最精髓的优势正在于讲故事。让我们一如既往地发挥独特优势,讲好既有个性特色又有人类普遍价值意义的故事,把更多柔软心灵的血脉接通起来。(完)

  作者简介:

  陈彦,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等数十部戏剧作品,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创作长篇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出版有散文集《边走边看》《必须抵达》《说秦腔》等,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等,相关作品获“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在海外发行。

  陈弘认为,莫里森政府曾对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多加阻挠,并以让中国台湾地区加入该机制为要挟向中方施压。此次中澳间若能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对中国未来加入CPTPP也是一种助推。“如果中方加入CPTPP,将对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利好。”

  据笔者查阅,“搞不清泰国和中国台湾”的美国人并不只有CNN一家,在美国著名问答社交媒体Quora上,就有专门讨论“为什么人们分不清泰国和台湾地区”的问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郭媛丹]针对2022年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最后一次远海训练,日本防卫省“尽职尽责”地通报了最新情况:在2022年12月17日至31日期间,辽宁舰共计进行了320架次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起降训练,这是迄今为止辽宁舰在西太海域训练期间被日本方面公布舰载机起降训练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这也是辽宁舰远海训练中航迹最远的一次。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点评了辽宁舰这次跨年远洋训练中创造的多个“首次”。

  “与专业的呼吸科治疗,质量上可能有一定的区别。”冯晓梅告诉记者,“这种紧急情况下,也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总归我们是医生,经过一些培训,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治疗,总比他(病人)在大街上等着要好吧,或者比村里要好吧。”

  “随着疫情的发展,救治的压力开始从发热门诊向急诊和重症救治的科室传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急诊的压力显现,马上就是一系列连锁(反应),最近大家看到的120需求大增,重症的床位、住院的床位,比如大家说一床难求。”

  陈金英对记者说:“我先拿出3000元的积蓄用来试点,招聘了几名工人和一名裁缝,从杭州、温州、绍兴带回几件样品,就开起了小作坊,并注册为‘兴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张睿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