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马来西亚加强对华关系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愿意接纳和倾听”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5 20:53:38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香港《南华早报》15日刊出对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独家采访称,后者在受访时明确表示,不会卷入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会被迫“选边站”。报道说,安瓦尔寻求通过对华加强经济和战略联系,加快推进马来西亚向高科技经济转型。

  报道说,安瓦尔在受访时坚决表示将把马来西亚的利益放在首位,并继续与中国开展业务,但他同时表示,他既没有敌视美国的意图,也不会被一国对另一国的单边行动所左右。

  “如果他们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任何企业或任何国家正在捣乱,那么好,他们应该拿出证据。”安瓦尔说,“但 除此之外,我们不会屈服于那种压力。这不再是新殖民主义或殖民统治。我们是独立的国家。”

  报道说,安瓦尔表示,马来西亚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愿意接纳和倾听”马来西亚的建议和关切。他说,这包括帮助建设马来西亚的数字经济、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能力,以及增加马来西亚在合资企业中的参与度。

  “他们非常乐于接受,并且合作良好,他们很坦率,也没有表现出傲慢。”安瓦尔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被视为与中国更亲近一些。”他还提到各层级和领域之间的交流,称这“都是因为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接触作出了回应。”

  此外,有关台湾问题,安瓦尔表示,马来西亚和世界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是国内事务。“我认为这个问题被夸大了……我们必须告诫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合作伙伴,不要被视为挑衅,因为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安瓦尔说。

责任编辑:刘明亮

  对于疟疾,我国已有完善的防控措施,例如“1-3-7”工作模式被用来控制疟疾引起的继发传播风险。“1-3-7” 工作模式首创于江苏省,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种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并作为典型的“中国经验”成为全球消除疟疾的典范,正式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全球推广。

  <strong>七是加快系统应急保障和调节能力建设。</strong>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及支撑性调节性煤电的建设,提升系统应急保障和调峰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及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推动已开工的项目尽快投产运行。加快确立抽水蓄能电站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电站平等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推进多元化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化储能布局场景,推动独立储能发挥调节作用。

  “外需增长放缓是中国外贸当前遇到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公开做了细致的市场分析:“一些主要市场的进口需求在下降,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在高企,对一般消费品形成的挤出效应在增加。前一段时间,很多国外的进口商购买的货比较多,形成了高水平的库存,现在要消化库存,对新的订单释放就形成制约,疫情导致的‘宅经济’需求也在下降。外需下降不仅是中国企业反映,我们也了解到,东南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都感觉到订单在减少、需求在减少。”王受文说。

  中国曾是疟疾流行的国家,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在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每年发病人数最高时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死亡率约1%。经过多年防治,到2015年,全国疟疾本地感染病例为40例,较2010年降低了97.4%,仅云南、西藏等地区报告了本地感染病例。2010年,中国政府制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出院那天,恰好是2023年新年第一天,病人家属把病情好转的消息告诉了耿楠。“我很高兴。”她说,“老人跟我讲‘我看床位比较紧张,我基本上要恢复了,赶快给人腾床,让后面的人能够住进来。’”

  据中国网,1月17日,国新办就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我们分析2023年的情况,有这样一些优势条件:

陈正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