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悉尼唐人街 “四海一家”迎来客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6 03:43:15

  中新社悉尼5月5日电 题:踏访悉尼唐人街  “四海一家”迎来客

  作者 顾时宏 王心怡

  5月的这个周末,作者踏访位于悉尼市中心的唐人街,这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汇点以“四海一家”的牌匾迎接着每一位访客。

  这里不仅是澳大利亚华人社区的心脏,也是世界各地游客探索中华文化的窗口。在这条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街道上,各种商铺、餐厅和文化活动展示了华人对于多元文化共融的贡献与承诺。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标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赵校长卤味老火锅。这家餐厅自2023年6月开业以来,不仅因其独特的美食享誉悉尼,还因为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网红打卡地”。

  店长的英文名叫迈克尔,是一个地道的“80后”重庆人,拥有15年的火锅行业经验,对于火锅有着不一样的热爱和执着。“我们的火锅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迈克尔自豪地说,他的目标是在澳大利亚传播重庆火锅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味蕾的盛宴。

  餐厅的装饰融入大量重庆的城市背景和怀旧元素,仿佛一步跨入,就穿越回了梦中的故乡。赵校长卤味老火锅以其特色的“七大卤味”,以及校长九宫格、天门滑肉等菜品闻名。每一道菜都是对传统火锅的重新演绎,不仅满足了老饕的味蕾,也吸引了许多初次尝试火锅的外国顾客。面对他们,迈克尔特别注重如何引导他们体验火锅。

  “唐人街不只是一个地点,它是我们华人在海外的精神家园。这里每一块招牌,每一个故事,都在讲述着华人的智慧和坚韧。”当被问及唐人街的文化意义时,迈克尔说,看到悉尼大街上的外国人用筷子享受中餐,就能感受到文化传播的成功。

  唐人街中街,一家名为“龙凤酸菜鱼”的餐厅以独特的中国传统菜肴吸引着大量食客。武汉人艾比已经营六年,她将这家餐厅视为连接中国与澳大利亚文化的桥梁。

  餐厅内部装潢堪比宴会厅,大面积的红金色调与龙凤浮雕墙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一面面由招财猫组成的隔墙不仅吸引了顾客的目光,更成了带来好运的象征。“状元及第”的牌匾成了餐厅中的一大亮点,寓意着每位顾客都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和丰收。周末之夜,餐厅里座无虚席,留学生和本地居民在这里相聚,共享美食,讨论文化。

  沿着唐人街步行到街头,就到了悉尼繁忙的干草市场(Haymarket)区,一家充满传统韵味的中国特色商品店坐落在街角,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这是一家拥有35年历史的店铺,由华人于丽丽经营。她在这个小店中度过了30多个年头,见证了无数的变迁和故事。店内装饰着红彤彤的春联、福字以及灯笼,吸引了大量的澳大利亚本地人和中国留学生。

  “这些春联和福字不仅是装饰品,它们代表了一种祝福和好运,非常受本地人欢迎。”于丽丽在整理一架上的手串和扇子时说。店内还销售各种中国结挂件和小饰品,每一件都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这个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生意,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唐人街文化的一部分。”她说,由于年岁渐长,她的孩子们都建议关闭或出售店面,但她始终不愿意。“我想保留这一片小小的文化角落,继续为悉尼的街头增添一抹东方色彩。”

  走在唐人街的街道上,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鲜活脉搏。从美食到商铺,每一处都深深植根于这片热土。(完)

  早上网点取货、加上下午两次补货,一天下来,我们共派送了250件包裹,晚上8点半才下班。怪不得站长说:“小宋啊,是个飞毛腿,单王。”

  在房地产领域,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去年房地产经历了深度全面的调整,但绝不是“硬着陆”。房地产正在接近合理的区间。2023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冲击,房地产总体走势将是波动性弱恢复,不可能也不应大幅度增长。

  除夕还未至,“老字号”曲园酒楼的员工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最近几天很忙,中午、晚上的包间爆满。”曲园酒楼工作人员称,“今年除夕年夜饭分为两轮,现在也都只剩一个小半包,除夕中午的包间已经没有了。”

  《三悦有了新工作》从一位误打误撞成为遗体整容化妆师的“95后”年轻女性的视角,近距离地观察死亡,探讨“爱、死亡、活着”的关系,观众随之见证生命终点的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体悟到生死的无常和爱的羁绊,最终习得“向死而生”的勇气。

  进口滑雪装备五千元起,国产品牌配齐只需两千

  2022年末债市急跌后,目前机构抛盘压力明显缓解。

黄佩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