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院践行最严法治、系统保护和协同治理理念依法审理环资案件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04 21:44:30

  中新网济南6月4日电 (记者 梁犇)记者4日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法院紧紧围绕“公正和效率”主题,积极践行最严法治、系统保护和协同治理理念,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2023年新收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7327件,审结17024件,同比分别上升11.77%和11.32%。

  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涛介绍,该省法院坚持最严法治,严惩环境资源犯罪,2023年依法审结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犯罪案件640余件。强化公益诉讼职能,严格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依法审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46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5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严格行政责任,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3446件,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查处环境资源违法行为。

  吕涛表示,山东各级法院还坚持系统保护和协同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护,统筹发挥刑事审判惩治教育、行政审判预防监督和民事审判救济修复功能,在依法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同时,积极引导被告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强化跨区域司法协作,与有关高院签署《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倡议》《滨海湿地司法保护一体化战略联盟协议》。同时,健全执法与司法协作,与该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与省水利厅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据了解,2023年,山东各级法院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完善巡回审判机制,在黄河岸边巡回审理案件40余件;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展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形成《关于环境资源审判中发现的影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分析》;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村 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整治,研究制定11条服务保障举措。依法惩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行为,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58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当天,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崔勇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崔勇表示,该省法院坚守环境保护底线,依法打击污染环境行为,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行为,同时做好做实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后半篇文章”,将修复性司法理念融入环境污染案件的审判全过程。

  崔勇举例说,案例一系全国首例预防性放射性污染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济南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不履行处置案涉放射源责任的三家医院连带承担放射源处置费用290万元。考虑到消除放射性污染隐患的紧迫性,积极探索先予执行措施,法院与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确定了放射源退役处置方案,积极推进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在诉讼中代为处置。依法彻底消除放射物污染的潜在威胁和安全风险,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完)

  原有基础病有加重趋势。

  而王某刚刚透露出的信息,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如果他说的是事实,受害者的钱就很有可能被追回。

  在节能减排、加大脱碳力度、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英国制定了能源安全战略,并取得了多项进展。

  参加公安工作16年来,他先后牵头研发沧州汽车租赁业管理系统和多个信息化破案技战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侦查思路,相继撰写、发表10多万字的案件侦破心得体会和研究文章,为攻克一个又一个重大疑难案件提供了有益参考,被誉为“铁手神探”。

  2022年底,辅警尼玛扎西跟随巡山队伍再次出发。冬天的可可西里气温最低将近零下40℃,他带的饼子和馒头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渴了就喝舀来的溪水和化开的雪水,到了晚上,他们就在已至零下的车里艰难睡下,冻得受不了,就出来走几圈,发发汗,再回到车里挤在一起取暖。

  针对近年来个人求助活动平台规模化发展、纠纷时有发生、负面舆情涌现的新情况,修订草案回应社会各界加强网络个人求助治理的呼声,在附则中新增关于个人求助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规定。

梁柏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