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从三对关系,读懂习近平的两会关切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4 04:12:19

  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三次下团组。边倾听,边互动,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时,习近平针对国计民生议题的最新论述,既有哲学思辨,更见战略眼界。

立与破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词。不过,3月5日,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却特别谈到了传统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新旧之间的统筹,说到底是处理“立”与“破”的关系。

  两年前,同样在全国两会下团组期间,谈到实现“双碳”目标,习近平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阐述这对关系:“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

  近年来,到地方考察调研时,习近平多次强调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比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再如“抓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一定不要忘了实体经济是基础”。

  去年12月,“先立后破”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之中,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引。

近与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风物长宜放眼量。”

  3月6日,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习近平引用大家熟悉的古语和诗句,强调环保工作的任重道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当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叠加、新问题与老问题交织,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

  他曾要求,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与发展,工作千头万绪,利益千丝万缕,遇到两难多难问题,既不能寅吃卯粮,也不能坐以待毙。

  今年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习近平的一段话意涵丰富:“只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就要保持定力。而且,不要光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干起来。”

  远处怎么看,近处如何干,字里行间,一目了然。

共性与个性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谈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千差万别,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因地制宜”,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问题导向和现实观照。

  例如,提到新兴产业,他提醒“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并进一步指出,“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

  谈到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他指出,“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

  今年两会期间,他又强调“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致广大而尽精微。立与破、近与远、共性与个性,字面讲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论,背后传递的则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政绩观。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认为,未来产业也存在技术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能不足等问题,缺乏资金支持,进一步降低创新活力。他建议,对于处在孕育期的未来产业,应发挥创新政策功能,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提供相应补贴。

  同样,市政协委员、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部长丁利霞也想到了要通过提升消费服务来带动消费。她透露,未来首钢园将可通过“完善首钢园的智慧交通运营体系”带动消费。据丁利霞委员介绍,目前首钢园的交通已和社会接轨,但如遇节假日、大型活动,交通和停车管理就会不畅,希望能够提升相关服务管理,让首钢园更智能、更便捷,配套服务更完善。“首钢园占地面积较大,可以引入定制公交、摆渡车,帮助游客便捷入园。针对私家车,可以引进市场化经营主体,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丁利霞委员说。

  记者:前不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要求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新冠感染。中药汤剂在基层地区新冠感染治疗中有什么优势?中医药在抗疫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南方青铜王国是本土还是中原文明?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strong>

  “降污减排、协同增效是促进上海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在集体提案中指出,当前上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长期矛盾尚未根本缓解,面对经济复苏、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将增大空气质量达标以及“双碳”目标实现的难度。

  在再分配中,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等税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形成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收入再分配格局。另外,也需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逐步消除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之忧。

吴惠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