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华侨武汉开博物馆 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5-31 02:13:24

  中新社武汉5月2日电 题:旅德华侨武汉开博物馆 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

  作者 武一力

  近来,武汉一家面积仅500平方米的纯公益私人博物馆“火”了。开馆一个多月,“文物迷”从四面八方而来,其中不乏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国参观者。

  该博物馆名为“欧亚博物馆”,无需预约,免费对公众开放。馆长闫雪骏是旅德华侨。他介绍,馆内展品以海外回流文物为主,他为此付出15年心血、走遍30多个国家,4000多件散落异国的中国文物踏上了“回家路”。

  2009年,闫雪骏正在德国波鸿大学学习经济管理,经常参观博物馆、古董市场,发现中国文物身影频现。从那时起,他便有意寻觅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梦想着回国开办一家博物馆。

  因专业知识有限,闫雪骏起初难免买到赝品。为提升鉴赏能力,他继续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中国艺术与考古专业博士学位。闫雪骏说,海外文物回归主要有购买、捐回和追索三种方式,他所带回的文物多是从知名古董商和拍卖行购回的。他从中挑选了400余组藏品,经权威鉴定后陈列于欧亚博物馆,另有300余组捐给国家。

  欧亚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为脉络,以来自欧亚大陆的艺术品串联起东西方文明交融所产生的结晶,包含中国、欧洲、波斯等七个展区。展厅中央,两件如出一辙的青花盘并排陈列,一件是清康熙十二开光花卉孔雀纹青花大盘,另一件是德国梅森仿康熙青花大盘。

  闫雪骏说,中国瓷器16世纪大量销往欧洲,成为时尚,带动陶瓷生产者争相模仿,其中包括欧洲第一名瓷梅森,可见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频繁程度和中国青花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一东一西的陈列方式,在欧亚博物馆并不少见。闫雪骏表示,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从未中断。“从大食传播而来的珐琅工艺,在中国演化出大放异彩的景泰蓝;运用波斯的青花釉料,我们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青花瓷……如果没有文明的交流和需求,怎会诞生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为购回一件康熙青花火焰龙纹大盘,闫雪骏不惜“三顾茅庐”。它曾漂洋过海来到德国,被收藏家罗斯勒通过拍卖购得。9年前,闫雪骏在罗斯勒家中见到这件大盘,久久不能移目:它直径51厘米,背有大明成化年制寄托款,能完好无损地保存数百年,实属不易。闫雪骏第二次登门拜访时,问询是否愿意将其高价转让,热爱亚洲艺术的罗斯勒表示不舍。2023年,年近九旬的罗斯勒邀请他来家里做客,终于同意把大盘移交给他。

  欧亚博物馆开馆后,闫雪骏第一时间告诉罗斯勒:“这件大盘陈列在博物馆里,更多人将看到它,看到先人曾创造的辉煌,并从中学到知识、开阔眼界。”

  如今,闫雪骏每年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海外,继续寻觅散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并进行溯源统计,希望让更多文物“回家”。(完)

每一代阿迷都有自己特殊的世界杯记忆。它们装在回忆的透明玻璃瓶里,打开盖子就飘散出青春荷尔蒙的味道。1986年,马拉多纳蝴蝶穿花,晃过五名英格兰球员,像上帝降临。2002年,33岁的战神巴蒂斯图塔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在场上留下了热泪。2018年,梅西走下场边,落寞地看了一眼大力神杯,身旁是18岁姆巴佩烂漫的笑脸。岁月情深,没有白嫖。阿迷们浑然不觉,他们的精神供奉,正在变成金钱供养。

当时武磊直接录了一段视频啊,他表示说入场时看到这些球员们坚定的眼神,自己就感觉到这确实是世界足球最高的舞台,最高的殿堂:“如果有一天我要是能穿着中国队队服,在世界杯的舞台上踢球,可能我就已经哭了。”而接下来武磊点评比赛:“看卡塔尔踢厄瓜多尔,脑海里就是我们中国队踢12强赛的情况,什么感觉呢?就是开场犯规特别多,所有节奏直接跟不上,出球永远比对手慢一拍,这就是实力上的差距,立马就会丢球权,就是这种情况。”

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西班牙殖民统治革命运动,建立了临时政府。6年后,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在之后的10年内,这个新生的国家经历了动荡、整合与分裂之后,一个被称为阿根廷的国家出现在世界上。

会来得那么快

(图:wiki)▼

这一切还是要从伊朗队门将贝兰万德与队友的一次相撞说起。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