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共同参观北京动物园

来源: 发展网
2024-06-11 01:16:26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中美青少年共同参观北京动物园

  作者 国璇

  “我给你们俩拍张合照吧。”在北京动物园奥运熊猫馆内的文创店,美国格罗伦克高中学生裘德·克里斯蒂安·米兰(Jude Christian Milan)和北京中学国际部高中生郑风伟头戴同款熊猫图案的渔夫帽,另一位北京中学高中生李浩铭用手机为两人拍摄了合影。

  9日,“未来之桥”中美青少年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的组成部分。来自美国新泽西州格罗伦克高中的11名师生,与友校北京中学的9名伙伴学生走进北京动物园,近距离观赏大熊猫、火烈鸟等高人气动物,并与志愿者交流互动。

  代表团先参观了亚运熊猫馆。大熊猫“萌大”午睡醒来,正慵懒地行走。裘德是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熊猫,兴奋地掏出手机拍照“打卡”。“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大熊猫,亲眼看到后很激动。它们可爱又有趣,我也把照片和视频分享给家人。”

  在近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内,郑风伟向裘德介绍了居住在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的情况,两人也不时分享各自的高中生活。“美国的高中生活弹性更大,选修课程丰富多样。我们都热爱体育运动,聊了很多彼此喜欢的球星。”郑风伟说。

  行至水禽湖边,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志愿者魏谭希林用英语为代表团讲解大食蚁兽的生活习性。以什么为食、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为何长相奇特……美国青少年对这一濒危动物的疑问 ,在志愿者处得到了解答。

  去年11月,中方宣布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此次来华的9名美国青少年就是这5万人中的一部分。

  和他们一样,学校管理人员米歇尔·黛拉·福图纳(Michelle Della Fortuna)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每个孩子都学过古代中国的历史知识,也有一些人选修了中文课。此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同龄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中美文化有所不同,但两国青少年都热爱音乐和运动,对世界抱有旺盛的求知欲,共同点多于差异。”

  对于代表团随行老师克丽·霍姆格伦(Keri Holmgren)来说,此行既陌生又熟悉。2019年,她曾作为夏令营的英语老师前往武汉。时隔五年,虽然游览的地点不同,但中国学生的热情和好学再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很好奇,也乐于向美国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这种交流项目很宝贵,人们了解得越多,越能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上个月,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宣布,今年年底将从中国迎来两只大熊猫,即雄性大熊猫“宝力”和雌性大熊猫“青宝”。

  “到时候我会带着孩子们去华盛顿看大熊猫。”克丽笑着说,“希望明年能和更多学生来到中国,前往一些更小的城市,感受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中国。”(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从政策体系搭建、数据资源开放、民间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建言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在《中国奇谭》已经播出的短片中,《小妖怪的夏天》是很能引起共鸣的一部。颇具中国绘画风格的二维动画,一下将很多观众拉回童年。

  中国驻洛杉矶代总领事施远强在招待会上致辞,向领区广大华侨华人、留学人员、中资企业员工以及各界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

  2022年末,由首钢体育和尚赫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2首钢定向尚赫公益日活动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球员雷蒙、丘天、史秀峰、孙誉铭作为“尚赫公益大使”,与市民一起携手传递体育和公益带来的温暖与希望。这也标志着首钢体育与尚赫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公益合作,将“心系慈善·爱心永续”的尚赫公益理念与首钢篮球的体育精神共同传播。对于与首钢体育的合作,尚赫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政裕说:“尚赫公益基金会与首钢体育一直以来都以践行社会责任为己任,有着共同的理念与愿景,并持续关注中国体育事业动态,用公益助力体育事业发展,弘扬体育正能量,双方会在更多层面展开深入的合作,在体育和公益领域不断拓展,唤起全民对体育运动热情的同时,不断向社会传递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另据统计,2022年,全国法院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6.7万件,95%的管辖法院实现30分钟内响应;跨境立案服务的当事人遍布33个国家和地区,最大限度消除立案不便,让便捷高效、普惠均等、智能精准的立案服务惠及各类诉讼当事人。

  张洪艳告诉记者,加油员的工作很辛苦,选择这份职业且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并不多。“袁颖颖是站里年龄最小的加油员。”

徐姿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