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实施一周年 “第三支柱”如何尽快成为支柱?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5-20 21:24:17

  作者: 杨倩雯

  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顶层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实施以来,恰巧走过了首个一整年。

  尽管去年正式启动之时如火如荼,但从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首年的结果来看,“开户多、缴费少”成为了外界的普遍评价。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局面?迈入第二个年头,“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如何更快更好发展,尽快成为真正的支柱?

  在“2023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金融峰会”圆桌论坛上,来自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等个人养老金业务参与方高管以及行业专家就个人养老金制度首年表现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他们普遍认为,个人养老金首年不及预期的原因涉及政策、产品、投资表现等多方面因素,但市场需要以长期的眼光看待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未来市场参与者应在产品差异性、服务便捷性等方面更进一步,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更快起到真正的支柱作用。

  需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

  尽管和当初的预期有差距,但圆桌论坛嘉宾普遍认为,从国外第三支柱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应该用更长期的眼光来看待个人养老金的发展。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称,从美国的第三支柱IRA(个人退休账户)发展步伐来看,从70年代实施到现在接近50年,其中前40年积累的资金为6万多亿美元,而最近八九年积累也是6万亿~7万亿美元。“这说明养老金是加速提升的过程,特别像养老资金的管理,不能够急于求成。”

  上海财经大学国金院养老产业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金融实验室专家成员包虹剑也表达了相似观点。据她测算,目前可以享受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的人数占可就业人口大概5%。而第一批试点城市16岁到59岁人口不到2.6亿人,如果按照10%来计算,即2500万人左右能够享受到税收激励。而目前个人养老金首年缴费人数超过900万人,占比已约36%。“相对于参与人数,其实更应该关注如何提高人均缴费金额。”包虹剑表示。

  如何更快成为支柱?

  在各位圆桌嘉宾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的顶层设计,其正式启动已经是支柱确定的“地基”所在。但要真正成为支柱,还有一段路要走。

  平安基金养老投资副总监尚琼则用三个“三分之二”从定量角度来描述她所认为的支柱标准,即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数占总纳税额人数超过2/3;所有个人养老金产品参与金额要达到投资上限至少2/3;无论持有哪种养老产品,养老账户持有人中盈利人数占比需达到2/3,因为只有大多数人感到有赚钱的效应,业务模式才可以持续发展。

  那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支柱效应?

  而从银行渠道角度而言,吕艾国称,如今客户对养老需求的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基金、保险、理财等各个专业化金融机构共同携手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而非单一产品。

  尚琼则从基金公司角度表示,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关键是改善投资者的盈利体验,可以通过60%仓位的中长期资产核心策略和40%仓位的灵活机动“卫星”策略,提高投资组合的灵活性,适应不同市场的变化。“随着全球局面的改善、资本市场的提振,我相信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者的持有盈利体验会有一定提升。”尚琼称。

责任编辑:周唯

  朱建平出生于1965年10月,湖南宁乡人,2022年任国家公务员局局长。近日,他已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全国两会将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近日,西安、福州、郑州、厦门、上海等多地铁路部门发布进京列车“二次安检”提示,提示旅客提前抵达车站,准备好本人购票时所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以备查验,切勿携带危险品、违禁品。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诗睿]综合“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美国政治新闻网等媒体27日消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天在议会上表态,支持中方就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的“和平方案”。此前,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简称“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释中方的有关基本立场主张。文件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个方面。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秦刚指出,最新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列出20项重点合作方向,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归纳起来即:

  “丫丫”脱毛等健康问题是否和遗传有关?它是否还有“亲戚”生活在北京动物园?对此,北京动物园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动物园应该没有“丫丫”的“亲戚”了,现在以大熊猫“萌萌”家族成员为主;遗传问题还需向动物业务管理部了解,但记者拨打多次电话,未能接通。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柳倩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普惠性民办园的诞生,是在全国面临普遍性“入园难、入园贵”的背景下,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来填补公办园普惠学位的不足,但随着出生率下降,学前教育格局也要动态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进一步理顺。

吕显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