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在欧媒发文驳斥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4 15:02:14

  中新网布鲁塞尔5月1日电 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彭刚4月30日在欧盟媒体“欧盟观察”发表署名文章,驳斥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

  文章表示,近期,欧美一些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欧盟委员会也以此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事实上,这只是欧美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寻找的托词,无论从现实还是未来角度,这一论调都站不住脚。

  文章指出,第一,所谓“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产能是否过剩,不能只看生产能力和供给,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如果认为一国只应该生产满足本国需求的产品,以一国产量占国际市场份额或者出口量等指标来判断是否“产能过剩”,这就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更不符合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

  第二,判断“产能过剩”要看一个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看是否存在大量闲置产能。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产能需求持续旺盛,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其中国内销量占87.3%,国外出 口量仅占12.7%。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优势更加明显,集成各种先进技术的爆款产品频出,引发欧洲及全球业界的强烈兴趣,越来越多用户给出积极评价。新能源产能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比亚迪等中国头部造车新老势力,在做好产能准备之前往往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解决的更多是产能不足的问题。

  第三,以“产能过剩”为由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错误,更是不公平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不是补贴的结果,而是企业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和艰苦付出,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成就。希望欧方客观公正看待,不能把目前欧盟自身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归咎于中国,更不要以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回首过去一年,既有惊心动魄的风云突变,又有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一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战疫情、抗洪涝,促改革、推开放,抓脱贫、惠民生,保增长、稳大局,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周维亮介绍,年前,按照支队和大队部署,荔城站强化执勤,在重大活动场所、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点、城乡结合部、重点街区、繁华商圈、交通枢纽等不放心场所实施前置备勤。年前,增城花市在增城广场北广场举行,是荔城站的重点关注场所,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派队轮流巡查。

  晚会总导演邹志勇、刘樱近日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专访时说,今年的“华人春晚”建构“同过中国年”“同燃中国心”“共圆中国梦”三个层次进行主题表达和情绪铺展,围绕“侨味”“年味”“时代味”,结合创意巧思的独特节目和新颖的高科技视觉“烹制”一台文艺佳肴,与全球华侨华人共情、共感、共团圆。

  年关将至,重载列车加量运行。为保障线路畅通,郑树强已经记不清这是他和工友第几次在“骑马线”上过年了。提到无法与家人团聚,郑树强朴实地一笑,“这个岗位离不开人。轨道不行,中欧班列就进不来。”他看向列车进站的方向,围紧了脖套,带领班组成员步行前往下一处检修地点。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41/8908701793672433953.jpg" alt="" />

总在我梦里徜徉

赵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