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看惠台新举措:“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来源: 央广网
2024-06-15 03:23:32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台湾教师看惠台新举措:“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作者 叶秋云

  “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留下来是对的,未来的发展也是对的。”来自台湾台南的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教授王量弘,14日在厦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用三个“对的”,概括了他跨越海峡来教书、搞科研的“登陆”时光。

  当天,王量弘带着包括十余位“首来族”在内的台湾师生参访团,来到厦门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

  王量弘先后在台湾成功大学、东南大学从事集成电路博士后研究。2011年,他研发出世界上首颗无线心电诊断芯片。2014年,他被引进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十年前,我其实是抱着探索的心态想先落地做一做,没想到大陆的市场、环境如此之好,进步如此迅速,这也验证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留下来也是对的。”王量弘说。

  如今,王量弘的两个孩子在福州就读,一个高二,一个初三;他的妻子郭怡君也在福州大学工作。他表示,真切感受到福州对台胞的关爱和支持,他的孩子在福州“越来越有家的感觉”,口中说的是“回福州的家”“去台湾看爷爷奶奶”。

  王量弘夫妻俩都格外关注台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也常常建议台湾青年跳出舒适圈,多走出来,多尝试。

  近日,大陆在教育领域推出六方面20条举措,包括支持台生在闽求学发展、支持台师在闽安居乐业、支持闽台深化教育交流、支持闽台高校深度合作、支持闽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支持福建提供优质均衡教育服务等,推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大陆如此关爱和支持台胞在福建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王量弘认为,这为台湾青年来闽求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因痴迷妈祖文化,台胞林孟蓉在2018年来到福建执教,入职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看好教育领域的惠台新举措,她也认为,这将有效支持台湾教师在闽安居乐业,把福建打造成为台湾教师的第一家园。

  “这些教育惠台新举措具有开拓两岸融合发展机遇的积极意义,特别是让在闽台湾师生格外有感。”在台湾教师、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看来,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心声日益殷切。

  马彦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在台湾高 校教书十多年。于他而言,2017年应福州朋友之邀来任教,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趟旅程。

  马彦彬认为,教育惠台新举措的出台也是台湾高等教育的机遇。台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严重过剩,经由闽台教育合作,可以让台湾的优质教育人才得到更广大、更长久、更能有效发展的舞台。

  “这也是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带来的机遇。”马彦彬指出,在闽台生、台师人数本就众多,经由政策上对台生求学发展的支持、对台师安居乐业的扶持,将会产生显著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台胞来闽受教育、做教师、办教育,长期耕耘,落地生根,共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完)

  有海南旅游业从业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即便春节假期已过,但海南这一波旅游行情,热度有望持续到2月底至3月份。

  看着赵新国把黎鸾姣从三楼一步一颤地背下来,赵晨陷入了深思。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正改变着年轻人的爱情观念。在“快餐式爱情”盛行的当下,“我们羡慕老年人的相濡以沫,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

  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坚实,多网协同格局初步建立。截至2022年底,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窄带物联网(NB—IoT)、4G和5G多网协同发展的格局,网络覆盖能力持续提升。其中,窄带物联网规模全球最大,实现了全国主要城市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4G网络实现全国城乡普遍覆盖;5G网络已覆盖全部的县城城区。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26.5%,提前三年完成目标,也意味着渗透率的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市场增量空间几乎明晰。从公募基金已经披露的2022年四季度报告来看,大幅减仓新能源板块已成趋势。

  刘哲(化名)曾做过多年国际导游,疫情期间转做起了民宿,最近正打算着回归老本行。“这段时间我尝试着又带了几次一日游项目,感受到大家热情的回归。这几年行业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我对今年的旅游业非常看好,打算未来将带队、直播、自媒体等结合起来。”

  将继续维持室内佩戴口罩义务的地点包括:医疗机构、药店、高风险场所、公共交通车厢等。其中高风险场所包括疗养设施、精神卫生设施、残疾人福利设施等;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巴士、列车、客轮、包车、出租车、航班等。

林俊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