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辽宁文博游热度攀升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2 20:04:23

  中新社沈阳5月6日电 (记者 韩宏)“五一”假期,辽宁各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省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超169万人次。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5日晚发布消息称,2024年“五一”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2584.7万人次,同比增长61.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5%,按可比口径比2019年增长93.9%。其中,省外游客占比30.2%,比2023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假日期间,人们对具有“文化味儿”的假日游玩方式展现浓厚兴趣。

  “五一”假期期间,舞蹈作品《洛神赋图》以“快闪”形式亮相辽宁省博物馆,吸引游客围观。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在现场讲述,东晋画家顾恺之以曹植名篇《洛神赋》为对象,创作了人物画长卷《洛神赋图》。此图真迹未能流传,宋人的摹本较好地保留了原作风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赫赫名迹,《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也成为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国宝之一,希望可以用跨界融合的方式让国宝“活”起来。来自沈阳的观众杨厚表示,看过快闪舞蹈后更想看看《洛神赋图》了。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受到海内外游客热捧。在“五一”假期之前,该馆5月1日至4日的预约票便抢订一空。该馆延长开馆时间,推出包括“非‘铜’凡响——编钟挂件制作”等活动,顺应文博游玩新趋势。

  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等知名展馆开展了“故宫有戏——国粹遇见系列”等特色活动,推出文创新品 、文博地图打卡集章等活动。“清宁宫茶”系列果茶和果羹、大政殿慕斯蛋糕、桃之夭夭乳酪包......沈阳故宫的文创产品引游客打卡拍照。沈阳、大连等知名文旅打卡地,持续推出文创街区、露营市集等特色活动,“唤醒”工业遗址,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各地聚焦探古寻今主题,推出多项精品博物展览和历史研学活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单位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近500场次。

  古迹游、民俗游也成为游客们的热门选择。丹东鸭绿江断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为游客提供感受战争艰辛和英勇的场所;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依托“化石文化”,举办萌宠霸王龙表演、花车巡游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互动体验;本溪将社火、本溪鼓乐等特色项目引入知名景区。

  董宝厚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他们想要了解古代的历史,了解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因此博物馆也在探索用年轻人喜欢的当下流行的方式展现历史,让静态的文物“动”起来,让人们更好地走近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完)

  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旅游观念和出行方式已悄然改变,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因而,旅游业的复苏绝不等同于回到过去,而应当结合游客新需求重塑产业。“‘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时代已经过去,‘走马观光逛景点,扎店购物吃回佣’的模式更不可能让旅游业重回黄金时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

  插画师沚枫自2019年起进入完全自由职业状态,到安吉是想认识有趣的“游民”朋友,而这里也确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对社交的态度。

  如今,这一局面有了明显改变。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佛山、惠州的酒店预订量比2022年同期上升均超过10倍;去哪儿平台上,湛江、揭阳、泉州等小众旅游目的地春节期间的机票预订量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其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被众多网友评为“最值得去的小众旅游城市”。

  但我们要看到,“年年招人年年难”也是不少用工大省企业主们的心病。“招工难”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年轻一代的蓝领工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安于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造成了大量年富力强的劳动力资源“逃离工厂”。而随着中西部的发展、乡村振兴工作有力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创业,这也让部分劳务输出大省的人力资源供给明显减少。

  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10月,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以销售假药罪对被告人龙某某提起公诉,并提出确定量刑建议。同年10月14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综合考虑龙某某具有自首、初犯、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等从轻情节,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龙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

黄泓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