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消费持续火热 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3 22:36:28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周静圆)龙舟逐浪、粽叶飘香,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市民游客在国潮非遗、传统手作、民俗互动中感受传统节日,解锁新玩法。

  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点燃“假日经济”的消费新活力。在重庆,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数百场以“粽”为主题的文旅活动,赛龙舟、包粽子、制香囊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广东,佛山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在福建泉州等地,民俗踩街、王爷船巡海仪式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据文化和旅游部6月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此外,端午节假期,吃粽子是当仁不让的“仪式感”担当。青稞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不断丰富的粽子吃法和口味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小粽子正在成为大产业。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持续上升,目前已达85%比例。随着粽子消费时间、空间广谱化大趋势发展,以及受礼品经济、文旅经济的带动,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粽子市场将突破110亿元规模。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各地城区及周边小镇成为假期短途游目的地。许多游客选择在本地休闲或近程旅游,户外徒步、露营等项目受到青睐。

  “京津冀也有自己的‘阿勒泰’啦!”北京市民常女士说,考虑到端午节假期只有3天,她和朋友选择了去河北张家口的麻田岭风景区徒步,既能欣赏到美景也能 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在端午“民俗氛围”之下,北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文化名城,成为假期“新中式游”的好去处。在西安,各大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及优惠措施,助推这股“新中式”出游热潮。在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宫,游客在木华水清门前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即可免费入园参观。

  资料显示,加济安泰普古堡最早建于公元2至4世纪的罗马时期,当时是一座瞭望塔。公元6世纪,该古堡被扩建,其由12座塔楼组成,周长为1200米。

“中国排面太震撼了!”

  我不敢相信,愿是误传。但不能不信,因深知田青先生与星云大师的情谊。记得大师生前说过,“我從一九八九年春天第一次返鄉探親以來,認識的、要感謝的朋友很多,除了政府官員、中國佛教協會諸方大德、法師,以及國家宗教局等領導,其中有兩位最為特殊,一位就是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長者,一位就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田青教授。如果說,佛光山在兩岸未通之時,得以宗教先通,乃至後來兩岸文化的交流上有一點點貢獻,其中之一,就是要感謝田青教授的穿針引線。”

  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9万条,其中,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87万条。数量同比增加31.1%,其中低温、森林火险、寒潮等预警信息同比增幅明显。

  今年45岁的王菊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手艺人。小时候,看着母亲变魔术般把大大小小的花布缝成她和妹妹的漂亮衣裙,就迷上了针线活儿。但她从未想过把针线活变成艺术品。

  如今,相约“海灯节”,在这里体会传统文化魅力,已逐渐成为《原神》用户群体每年的期盼和习惯。米哈游创始人、总裁刘伟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形式巧妙展现中国文化,让游戏成为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

杜鸿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