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开展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5 14:48:47

  中新网天津12月31日电 (王在御)元旦假期,天津博物馆于30日推出年度收官之展“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为观众游客带来甲骨、玉器、陶器和青铜器等代表中华文明起源特点的文物展品。

  据了解,天津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商周时期甲骨、玉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其中甲骨1600余件,青铜器1200余件,玉器600余件。本展览是天津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对馆藏商周文物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共计展出甲骨、青铜器、玉器、玺印、钱币、范印、陶器等各类文物150余件/套,其中37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近70件/套玉器、青铜器为首次展出。

  该展览以古文字、青铜器和玉器三个文明要素为基础进行展现。其中古文字类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主,共有六种不同类型,通过60多件文物讲述了108个字;青铜器和玉器则以商周时期的文物为主,通过介绍每件 文物的器型和纹饰,让观众了解文物在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礼仪活动中的

  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该展策展人之一张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古文字这一部分中,我们选用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文字,例如数字、动物的字,还有‘中国’的中字和国字。尽管‘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但早在甲骨文时期,这两个字就已经分别出现了。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体现。”

  “在青铜器部分,我们这次展出了多个三足青铜器爵、斝,以及配套出土的觚。这些青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饮食密切相关。虽然爵这种器物在外国也有出土,但绝大多数三足爵都出土自中国,并且上面还有精美的兽纹面纹饰,这些器物是商周时期主要出土的青铜器之一。”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该展策展人之一孟婷介绍说。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通过这个展览,观众可以充分了解商周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奠基形成重要时期的独特文化魅力。除了可以欣赏不同类型的重要文物以外,更能够深入理解商周时期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完)

  今年伶仃洋大桥将合龙,海底沉管隧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预计明年通车,届时从深圳到中山的时间将从现在一个半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安全网建设,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strong> 联合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strong>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报道指出,中国正对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大投资、加紧布局,在钢铁与能源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报道援引中金公司的数据表示,未来5年,中国对数字经济的累计投资预计还将增长数倍。

  “我们现在的工作就像在‘冻豆腐’里打桩。”根曲杰称说,高寒、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土壤反复冻融,形成“冻豆腐”一样的脆弱结构。建设者需要在半米深的冻土层打下53万根光伏基础桩,无论是工程量还是施工难度都绝无仅有。

  但记者发现,目前在支持人脸识别功能的App中,仍有部分App没有明确的人脸识别使用协议,在人脸识别功能中没有征得用户同意。

沈美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