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基金:如何避免“未富先老”?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4 22:21:10

中方回应朝鲜颁布核武力政策法令在线在线观看黄片,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

1. “老了之后,降低消费”?

不太可行。

早在2015年,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中指出,一般情况下,6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组的3-5倍,平均每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照护与医疗成本开支约为65-74岁老人的14.4倍。

可以预见,假设退休年龄维持不变,随着预期寿命增长,预期寿命和退休年龄间的“裂口”越走越阔,退休后花钱的时间长了,所需总支出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医疗保健、长期护理等方面开支,几乎不可避免地有增无减且日趋刚性,如果没有充足的事前储备,可能会承担较大经济压力。

2. “只靠养老金就足以覆盖退休期所有消费”?

不太可行。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养老 金替代率,它指的是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

国际劳工组织1994年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指出: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退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下降,保障基本生活都是个难题。而世界银行报告曾指出,养老金替代率低于70%,退休后的日子就会过得紧巴巴。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我国2021年养老金替代率为43.6%,已经低于警戒线水平。

所以,对于80后、90后来说,未来只靠社保养老金收入,就想cover所有的退休期消费,是不可行的。

有别的办法吗?

当然!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的《利息理论》里有一句名言:

“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通过尽早地规划个人养老资产配置方案,在工作期就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储备“蓄水池”,做好人生收支曲线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鼓励个人投资各类符合规定的养老金融产品。公募基金为服务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养老目标基金”这一解决方案。养老目标基金采用FOF模式运作,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合理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更突出养老特色,风险管理更专业,与养老投资需求匹配度较高。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