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7 21:30:40

  中新网运城5月23日电 题: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作者 高瑞峰 杨杰英

  “上接云衢,下临无地,层檐叠角,如革而如飞,画栋雕梁,晖月而映星。”重修碑记上,如此形容飞云楼。

  山西省西南部,万荣县城闹市之中,东岳庙建筑群坐落其间。建筑群包括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殿等建筑。其中,飞云楼为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中的璀璨明珠,有“中华第一木楼”之誉。23日,参加“行走河东·文物保护在运城”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踏访此间。

  “飞云楼全楼纯木结构,无论大小接口均用榫卯相套,没有一个铁钉,明三层暗五层,共有345组斗拱,斗拱密布,玲珑精巧,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运城市万荣县东岳庙景区办公室主任贾毓秀介绍。

  近睹这座纯木楼阁,无不被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风华所震撼。“不用一根铁钉,榫卯构建组合,这种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体现的是方寸之间的智慧和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 。”葡新国际文化传媒副总编辑尹萃键说。

  飞云楼的造型和结构,在山西乃至全国木构楼阁式建筑中极具特色。楼身方形,三层四檐,十字歇山顶,总高23.2米;各层檐下额枋斗拱、翘檐翼角,复杂精巧极为吸睛,345组斗拱,疏密有致、多而不繁,若云朵、似花蕾,既增动感,又添美感。

  “飞云楼及东岳庙饱经风雨,经多次维修保留至今。”贾毓秀介绍,万荣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重修碑记,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至公元649年)即有此庙,此后历代均有修葺。“近年,先后多次对彩瓦、楼梯、开裂柱体等予以修缮。”

  巍巍壮丽的飞云楼历经沧桑,挺拔依旧,吸引着各地游人,于此观瞻藏在木头里的东方美学。木构古建自带韵律和美感,一如“凝固的乐章”,额枋斗拱、翘檐翼角的飞云楼更是如此。

  东岳庙见证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和民众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飞云楼则体现了榫卯奇技伫立不倒的木构神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古籍里,更体现在星罗棋布的各类文物中。

  “榫卯和斗拱技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双向桥梁作用,增强中外古建筑文化交流。同时,搭建平台,促进欧洲民间集市与东岳庙庙会等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互鉴共荣。(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2329257392.png" alt="这是上海120的另一个战场!减员、压床、误解.。。跨年夜,他跟着救护车跑空两趟" />

  三是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早期症状很轻微的时候,老人的用药前提是早期干预、全程干预。出现恶寒、头痛、发烧或者胃肠不好的时候,阻断它向重症发展是干预这类情况的首先原则。

<strong>  听文物讲故事丨隐秘而伟大!首次发现“突门”,长城还藏着多少秘密? </strong>

  很多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复持续的咳嗽会不会变成肺炎?

  目前,在洞庭湖区像徐彐兵一样靠着解锁“双季稻+”走上致富路的新农人越来越多,这些新农人以“农业新技术+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先后探索出了稻稻菜、稻稻肥、稻稻鱼、稻稻薯等多个“双季稻+”套种模式,为稳粮增收提供了多样可能。

蒋琦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