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19年前,三位老人写了一封信,把大运河申遗推上“高速路”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22 10:54:39

  就住在运河边上,

  一封信把大运河申遗推上“高速路”

  “在2006年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三位年老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工艺美术工作者,怀着急迫的心情,联手致信给您,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2005年12月15日,“运河三老”联合发出《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掀起了大运河申遗的热潮。

  2005年,朱炳仁与古文物专家罗哲文、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共同提出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创意,得到全国政协58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支持,催生了全国政协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的考察,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

  “我就住在大运河边上,每天都接触运河。大运河哺育着整个城市的文化,老百姓的生活跟运河息息相关,码头每天早上繁忙,瓜果蔬菜、柴米油盐、生活用品,用码头交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运河。年轻时候,目睹运河旁边很多文物被毁坏,水是黑的,老百姓感觉到生活不便。” 朱炳仁说,于是当时就跟两位古建筑专家、文物保护泰斗,一起联手进行保护工作。“再加上我在杭州,他们在北京,一南一北,都有其代表性理念,于是一起提出京杭大运河申遗。”

  如今80高龄的朱炳仁告诉记者,当时他和郑孝燮、罗哲文给沿运河的18个城市写信,共同加快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步伐。“这封信实际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就像一个爆发点,一把发令枪,大 家很快应声而动集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奔跑,相当于把大运河申遗工作推上‘高速路’。”

  “在这封信之前,大运河申遗的序幕已经拉开了,因为当时包括扬州在内的很多城市都在为保护运河作出很大的努力,只不过当时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朱炳仁也强调说,“这封信起到了推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运河沿线各个城市已经对联合申遗有了强烈的愿望。”

  2006年与2007年,朱炳仁随全国政协考察团二次考察大运河全程,总结研究运河保护经验。朱炳仁还提出了“运河品质保护”、“零保护”等新理念,在全国政协的专家论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人们尊敬和爱戴的“运河三老”之一。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首次系统、完整展出“运河三老”在京杭大运河申遗和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实物文献和影像资料。其中,《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的修改手稿、“运河三老”书信原件等部分珍贵历史文献、照片系首次公诸于世。如今人们去参观,还可以从修改痕迹,看到起草这封信的时候是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

  运河边多了“河景房”,

  要把接力棒传到年轻人手上

  朱炳仁高度评价:“大运河第一锹在这里开挖,扬州是重要的节点城市。长期以来,扬州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展现了很好的担当精神,功不可没。扬州是名副其实的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在大运河申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中国大运河文化推向世界,也为后申遗时代,扬州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应用,再次起到牵头作用。”

  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运河文章,朱炳仁继续倾注心力。登上央视《开讲啦》他以“让千年运河流动起来”为题作演讲。他表示,不仅缅怀老一辈专家,还要把接力棒传到年轻人手上,要重视年轻人对大运河文化的理解、期望。“大运河从2500年历史中走来已经老了,但在我们手上应焕发青春,成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运河文化怎么跟青年思想、愿望和需求相连接,他们对现代文化的要求要在大运河文化上体现。”朱炳仁认为,大运河不是凝固不动的,未来要在经济文化旅游各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我在想,它是活的文化,不应该苍老,应该是创新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为我们提出对于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方向和思路,也为大运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大运河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这在以前难以想象。我们考察的时候,有的河道都没有,有的河道上种菜放羊,如今大运河保护全线通水,也可能不远的将来实现全线通航。以前水质不好,导致生活运河边上老百姓生活困难。没能融入现代生活,于是运河边上的老百姓逃离运河。”朱炳仁欣慰地说,“现在相反,运河边上河景房,家门口就有花园,大家很开心在运河边上生活。运河的环境保护,不仅做的很好,还要做下去。”

  采访中朱炳仁也提及,当年罗老曾担心,引爆大运河申遗热潮,这封信会不会起到负面作用?“他认为,促进整个运河文化开发,也有可能造成建设性破坏,对保护带来负面东西。现在看来,申遗成功十年来,展示的面貌完全不是罗老担忧的现状,大家都在为运河出力,发展和保护越来越好。”朱炳仁说,希望未来能把更多东西还给大自然,还给运河,好的保护让大自然和人和谐,互相促进,共同保护地球生态和环境。

  去年9月,阿尔法·罗密欧F1车队ORLEN宣布与中国车手周冠宇续约,后者将继续征战2023赛季F1。

  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不舍昼夜。春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塑造着影响至深的文化自信。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重大节日,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传承、弘扬和挖掘。除了通过过节体验春节的仪式感,还要讲好传统节日故事;不但要开展好春节诗会、专题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还要借助动漫、情景剧、微纪录片等形式,开辟出传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的创新途径,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新的文化魅力和时代内涵,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于人们的心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更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载体如何更新,形式如何多样,但“乡愁”依旧、“年味”犹醇,那团圆的味道,那幸福的气息,那文化的深邃,愈加强烈而厚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此外,建立毗邻市、县应急保障联动机制,高峰期就近互相支援,确保能够随时调度车辆参与应急运输;积极关爱帮扶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依法依规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三属”出行优待和儿童客票优惠政策;做好车站、码头等客运枢纽以及服务区餐饮、热水供应、急救药物等服务,提升旅客候乘和中转换乘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春节前夕,新发地市场是忙碌的。“柿柿如意兔”“苹苹安安兔”“榴莲忘返兔”……在年货节主会场和各个分会场,喜庆造型的打卡“兔”,让这份忙碌中多了些年趣。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苏诗钰

  分来源看,主要来源地对华投资普遍增长。2022年,欧盟对华投资额同比大增92.2%,其中德国对华投资增长5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7.2%和8.2%。

杨佑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