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西藏江南” 共绘幸福图景 —广东援藏助力林芝特色农牧产业振兴发展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8 03:57:56

  30年来,广东援藏工作队聚焦林芝市农牧产业发展,一批又一批干部、专家、技术人才在藏东南的大地上耕耘奋斗,从生产端、加工端和市场端全过程培植林芝市特色农牧产业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片叶,茗香飘千里

  初夏时节,易贡茶场绿意盎然,茶农穿梭其中开展田间管理,而在制茶车间里,工人们摊青、揉捻、炒制,忙而有序。

  作为西藏老牌国营的规模化高山茶谷,易贡茶场几经波折,一度陷入经营困境。直到2010年,茶场被整体纳入广东对口支援计划,逐渐迎来转机。10多年来,经过粤、藏两地携手努力,茶园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茶叶获国际茶博会金奖,易贡茶实现了香飘千里、香传万家。

  十余年间,广东省先后安排佛山市、省国资委等实施对口支援,积极支持易贡茶场“引进来”“走出去”,在茶叶引种培育、加工设备升级、茶场设施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低氟健康茶研制、品牌包装营销、组织参展、消费扶持等多方面倾力帮扶,助力茶场和茶产品加快转型升级,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使易贡茶叶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2020年,易贡茶场扭亏为盈;2021年,易贡茶从珠海通关销往澳门,首次实现产品出口;当下,易贡茶场正加快打造“红色茶旅小镇”,走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茶场经营好了,茶农的日子就更有奔头了。茶农格桑土登说:“有援藏专家的指导,我们茶叶的品质很不错,收购价也上去了。我家30多亩茶田,一年有四五万元收入,随着茶场的发展,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头猪,一条产业链

  沿着尼洋河谷穿行,在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一片厂房林立的产业园区紧邻林拉高速,颇具规模。这里就是工布江达县的藏猪产业园,也是林芝市首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园区。

  自2018年以来,从产业园的蓝图构想、规划编制到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完善,无不凝聚着广东省中山市一批批援藏干部的努力。

  作为藏猪之乡,工布江达县坐拥国家级藏猪原种保护区、藏猪原产地地理标志双“招牌”。如何发挥优势加速产业发展,一直是当地努力的方向。

  对此,中山市援藏工作组一方面利用援藏资金靶向补齐短板,带动社会参与完善产业园建设,助力打造重大产业平台;另一方面,主动参与项目管理、产业扶持、招商引资,引入龙头企业,让“一头猪”延伸成一条产业链。

  如今,项目一期入驻8家企业,能够实现养殖、屠宰、加工、物流、检测全链式服务,产品涵盖火腿、午餐肉罐头、手撕肉干等各类藏猪制品及蜂蜜、松茸加工等,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作为中山市援藏工作组最早引入的藏猪深加工企业之一,西藏劲华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常冰说:“选择在这里落户,是因为产业园和企业发展定位契合,而且交通便利,有良好的配套服务,我们有信心将农牧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本地群众一起发展。”

  一块塘,高原渔业新梦想

  在西藏开展现代渔业养殖,对许多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然而,在林芝市米林农场,在广东援藏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梦想照进了现实。

  来到米林农场,大门两侧“粤藏携手 振兴农场”的标语分外醒目。农场里,不仅能看到挂果成熟的大樱桃,还能看到塘连塘、池连池,以及健康成长、自在游弋的30多万尾中国香鱼、虹鳟、鲈鱼和40多万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各类水产品。正是广东援藏工作队的努力,让这些水产在高原“安家落户”,打开了高原现代渔业养殖的新局面。

  2021年12月,米林农场改制,成立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2022年6月,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珠海工作组接过援藏接力棒,进驻米林,助力嘎玛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步伐,探索发展高原现代渔业。

  广东省援藏人才、珠海市水产养殖专家骆明飞说:“我们依托米林优质的水资源,借势广东丰富的渔业种质资源,通过大力攻关鱼苗长途运输、标准化生态养殖塘建设、保温养殖等技术,在探索渔业本土化和可复制、易推广的渔业养殖模式上逐步取得了成效。”

  2023年,以中国香鱼等为代表的优质高原水产品开始上市。今年,养殖基地预计出产鱼、虾20多万斤,产值300多万元。高原渔业的产业化之路正越走越宽。

“格子军团”到底能走到哪步?

梅西恐怕也非常的意外,莱万这么快就对自己心服口服了。并且还称赞自己为永远改变足球的那个人,外界期待的波兰大战阿根廷的恩怨战斗,大概率是看不到了。莱万这番主动示好,恐怕也是明白世界杯遇到阿根廷将会迎来一场惨败。

吉祥物La'eeb(拉伊博)

对于还不算真正意义上“世界级名帅”的达利奇来说,这样的天价真的很难不让人动心,但是“有操守和底线”的克罗地亚主教练真的拒绝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跟我联系删除

通州足球相对神秘,而因为笔者刚好暂居此地,更熟悉他们的战斗力从何处养成。这里常年举办的联赛分两级,有20多支队伍,联赛踢完还有足协杯,他们有自己培养的裁判团队,有完整的转会制度,有红黄牌罚款机制,每轮联赛还会评选一个最佳球员给予奖励和宣传。最让人羡慕的,是这里有平时免费对外开放的夜场足球,自由组队轮番接台,形散神不散。深藏功名的江湖大佬“彤哥”,引领了通州足球几十年的发展,早期的经费是他自掏腰包。据“彤哥”介绍,通州足球在省内最大的对手是昆山——几天之前,昆山职业队冲超,成为继梅州之后,又一个征战顶级联赛的县级球队。

黄易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