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国宝兽首“现身”广西规模最大回流文物展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8 17:01:24

  中新网南宁6月8日电 (张广权)中国清代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牛、虎、猴、猪4尊兽首,7日晚间亮相广西南宁,民众得以“零距离”一睹国宝风采。

  当晚,广西规模最大回流文物展——“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在南宁开幕。该展览聚焦圆明园兽首、青铜器和佛像三类回流文物,共展出84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

  展览展出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4尊圆明园生肖铜兽首文物原件,均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4尊兽首被置于玻璃罩内,距离最近观看点仅一臂之遥。4尊兽首看上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物形象略有差异,牛首犄角弯曲向前,活脱脱西方斗牛的模样;虎首脖颈处有一圈类似狮子的鬃毛,但额头上的“王”字又显示出中国味道;猪首则颇似野猪的形象,尖嘴长吻,獠牙外凸;猴首则是一个“美猴王”的形象,火眼金睛,神态活现。

  “4尊兽首造型写实,由欧洲艺术家设计、中国宫廷匠师制作,是融汇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珍品。”展会现场讲解员廖钰介绍,圆明园兽首铜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深 厚的文化

  “4尊国宝级兽首被掠夺流失海外140余年,反映了时代之殇、民族之痛。”当天,36岁的韩思前来观展,她表示,回归文物作为博物馆展品,向民众展示流失文物“回家”之路,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国宝回家,期盼早日见证12兽首“聚首”。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园内“海晏堂”的水力钟构件,按时辰相应兽首会喷水报时,正午时分则12兽首同时喷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连同十二生肖兽首在内的无数珍宝被抢掠并流失海外。2000年至今,通过中国官方和民间多方追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等7尊兽首通过拍卖、捐献等方式回归中国大陆,其余5尊兽首目前仍下落未明。

  与4尊“国宝级”兽首一同展出的还有马首、鼠首、兔首等3尊兽首仿制件,67件珍贵青铜器,10尊青州样式的佛教造像。其中包括西周神面卣、西周凤鸟尊、西周立兔形典尊、战国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北魏贴金彩绘佛三尊造像等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该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完)

  一会儿指责不丹在洞朗问题上“采取更务实方式”将使印度付出代价,危及印度东北部西里古里走廊安全;一会儿又污蔑中国“胁迫”不丹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暗示不丹如果跟中方达成边界协议就是“割让领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近日表示,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巴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双边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合作日趋活跃。

  摊派发达国家身份给中国的法案,由共和党众议员金映玉、民主党众议员杰里·康纳利联合提出。两党统一口径,投票现场也齐刷刷如同排演过:除7位共和党人和13位民主党人未投票外,其余众议员全投了赞成票。

  1938年至1944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身)的学者长广敏雄、和水野清一等人对云冈石窟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记录及实测工作,并发掘了窟前和周边的部分建筑遗址。七年时间里,他们获取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包括照片、拓片和手绘的实测图。1945年后,长野等人对云冈石窟的调查终止,开始着手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1951年到1956年,他们陆续刊布了16卷32册的《云冈石窟:公元五世纪中国北部佛教石窟寺院的考古调查报告》,成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云冈石窟最为全面系统的调查报告。

  学生还要超越学科限制开展活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在颠覆传统的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机会,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要超越学科专业的限制,发现、发掘自己真正的潜能,跟随自己的热情和兴趣,而不是被暂时的“热点”“热门”所局限。换言之,在专业的选择和学习上,眼光要超越“独木”,看见成片“树林”,不屈从于短期潮流,更不要在“内卷”中把自己封闭在单一知识的牢笼中而成为与社会和时代脱节的“隐士”,而要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拓展思维、知识和能力的边界,优先学习那些具有生活价值的东西,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动下,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学,从而赢得未来的职场竞争。

  有美议员说,美国这么做是为了“阻止中国伤害真正需要帮助的国家”。但明眼人都知道,能让两党两院同气相求,这事肯定对中国没好处。

蔡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