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经济”助燃夏日热情 文化消费热潮涌动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9 03:30:03

  荧光棒挥舞成海,激情跟唱响彻云霄,在这个热烈的盛夏,各地演唱会、音乐节热浪滚滚,全国演出市场持续火爆。观众纷纷赞叹“全场大合唱太燃了”“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刻”!

  如今,为心仪的演出“打卡”一座城,或者将看演出融入旅行计划,已成为年轻人的文旅新选择。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点亮了大众的美好生活。蓬勃发展的“演艺经济”,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消费的新引擎。

  “我和朋友平时都喜欢旅游,也热爱音乐,特意趁着周末自驾看了一场草坪露营音乐节,感觉非常棒!”来自江苏的李先生,三天前刚刚享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之旅。

  大型演出的举办,为举办地的住宿、交通、餐饮和购物等行业带来了促进作用。近年来,众多二、三线城市,以及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县域也竞相崭露头角,大力发展“演艺经济”。除了观赏高质量的演出,游客们还能游览特色景点,品尝地道美食等。这种深度结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打 造差异化的城市形象,更能将短期的“流量”转化为长期的“留量”,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

  在音乐类演出火热的同时,传统话剧、舞剧也备受瞩目。从《只此青绿》的诗意画境,到《红楼梦》的古典魅力,再到《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红色传承,一系列特色舞剧巡演持续火爆;《长恨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沉浸式演艺剧目古今交融,常演常新,塑造着深刻的文化印记。

  众多优质演艺项目,将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舞台艺术,并为其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不仅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更进一步推动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双向融合。同时,沉浸式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迅速崛起,与大场馆、大剧场交相辉映、互补互促,共同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元的观演体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28日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获悉,2023年春节假期中国营业性演出场次9400余场,票房和观演人数均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左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8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美国M1 “艾布拉姆斯”坦克8月份才能运到,那就太迟了,并宣称少量坦克“不会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这项技术能构建层次分明、清晰均匀的声场,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更具现场感的听觉体验,让晚会上的声音呈现得更加真实生动。

  大学生士兵李奕昇来自广东,入伍前曾经是一名老师,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恶劣天气,由于经验不足,在登山过程中被大风吹下山坡,周围搭救的战士们也相继被吹倒在地,班长常航在危急关头死死地拉住了攀登绳,这才避免了危险。    

  “在外奔波了一年,需要与家人分享一壶茶的时间。”在长沙市民杨小姐看来,围炉煮茶的重点不在于吃喝,而在于让亲友在寒冬围坐一起,共享温暖时光。

  农历兔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作为制造业城市,东莞将在2023年实现多项经济发展目标。

周珍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