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成立大运河(杭州段)司法保护基地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16 09:29:38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郭其钰)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为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日前,大运河(杭州段)司法保护基地在杭州临平揭牌成立 ,以法治之力守护运河之美。

  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临平作为大运河进入杭州后的第一站,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标识创造了特有的运河文明。

  此次成立的大运河(杭州段)司法保护基地旨在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多部门协作联动,事前开展涉大运河项目风险研判,强化法律指导;事中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优化诉讼流程;事后加强典型案例、裁判规则与经验做法等总结提炼,以全方位司法服务凝聚保护大运河的社会共识。

  中国大运河流淌千年,滋养了沿线的一座座城市。当日,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钱塘区、临平区等大运河沿线的7地法院达成大运河(杭州段)司法协同保护共识。7家法院将通过加强审判事务协作、促进裁判规则统一、推动审判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法治宣传等,合力筑牢大运河司法保护屏障。

  “大运河是流动的遗产,既要保护还要发展。保护好大运河,法律和艺术都需要责任和匠心才能打造出精品,期待与法院携手共促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运河三老”之一的朱炳仁表示。

  今年1月,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在临平塘栖古镇开馆,这也是国内首个大运河与铜文化相“熔”的主题艺术馆。

  “为守护好这条千年文脉,我们将以大运河(杭州段)司法保护基地成立为契机,与大运河沿线法院及相关部门在案件办理、文物保护、生态治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协同联动,推动大运河保护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临平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唐慧农表示。(完)

  “将定位精度从3厘米提高到1.5厘米,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重拾信心的潘海龙重整行装再次向转型尖兵的目标奋进,“我们也要挑战一下,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丁锋对一对美国夫妇印象深刻。这对夫妇只带1000美元就开始了房车旅行,中途经历了撞车、孩子早产,一度山穷水尽。但他们坚持了下来,穿越了十几个国家。他们靠表演流动艺术、教瑜伽、当外教挣钱,并将此视为一场“连接世界”的行为艺术。

  <strong>推动新中国史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strong>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2555324432.jpg" alt="" />

  “较看好2023年下半年造纸行业企稳回升,届时上游纸浆成本回落叠加国内消费回升,有望推动造纸行业利润修复。”潘盛杰表示。

  当朱有勇提出要种马铃薯时,却遭到反对。出生在农家的朱有勇知道,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先要和“农民打成一片”。他学习拉祜语,和农民在一起互称兄弟。他用租来的5亩地做示范,当年就结出了全村最大的马铃薯,足有2.5公斤。

郭华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