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媒:西方叙事扭曲非洲对华认知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7 11:28:08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 乌干达《新景报》网站1月14日刊登题为《迷思与错误看法:西方如何让我们对中国的认知带有偏见》的文章,作者是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研究员恩南达·基齐托·塞鲁瓦吉。全文摘编如下:

  人类是有趣的动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知识渊博的认知心理学家、《思考,快与慢》一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内曼认为,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优先考虑坏消息。我们的心理受消极看法的影响要快于受积极看法的影响。如果这一观点成立,那么人类心理的这一属性被操纵且造成严重危险的地方就莫过于非洲了。西方不仅俘虏了非洲精英阶层的理智,而且还使我们对合作伙伴中国的理解、认知以及对非洲与中国的关系产生了偏见。

  对非洲来说,西方同样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西方向我们的非政府组织注入资金。非洲的中等阶层精英在这些组织里找到了容易的生计,不加辨别地重复西方对非洲的偏见,全然忘记了我们的结构性发展需求。

  中国与非 洲的关系更真诚,因为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在非洲的做法与他们自己在国内的做法一模一样。2021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远高于美国,也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所以,当中国人同样在我们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更多资金时,我们对他们在非洲的意图是可

  2022年,美国在军事方面花费了8770亿美元,占全球军事开支总额的近40%。然而,美国人居然会认为任何其他全球大国增加军费开支都是一种侵略性行为。因此,他们说一套做一套,美国的意图也就不能信赖了。

  然而,美国作为西方的典型,仍然控制着“他们自己是好人,中国是坏人”的全球叙事。也许西方制造的有关中国的谎言,最具破坏性的莫过于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之说。在其他地方,西方媒体也在兜售类似的指控。

  为什么非洲很容易相信西方告诉我们的有关非洲和中国伙伴的谎言呢?在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所著的《东方学》一书中或许能找到答案。赛义德在《东方学》中阐述了(西方)在建立欧洲帝国统治过程中对非欧洲社会和民族的实际歧视与文化歧视。

  英国的后殖民理论家、文化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罗伯特·扬对历史与西方的概念提出了质疑,使赛义德的观点更有分量。

  扬在《白人神话:书写历史与西方》一书中认为,很难在书写历史时避开欧洲中心论的陷阱,我们的历史可能只是一个西方迷思。如果不加以遏制,今天西方对非洲和中国的偏见将凝固成明天的历史。

06世界杯:1球

18年世界杯不光法国夺冠,乌姆蒂蒂也封神“妖娆哥”

那一年,上海世博会惊艳世界;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申雪、赵宏博以创纪录的216.57分夺得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12年过去了,你依然渴望夺冠?

历经淬炼、得到沉淀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激情开赛。从这一刻起,32支参赛球队为大力神杯和对足球的挚爱,在绿茵场上奋力奔跑、挥洒汗水;从这一刻起,全球50亿观众将与这场足球盛宴同喜、一起狂欢;从这一刻起,一如4年前俄罗斯世界杯之时,“要强精神”将蒙牛集团与世界杯、全球消费者通过情感共鸣,再次紧紧相连。

杨秋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