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 | 上海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育人联盟正式成立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5-31 09:55:48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许婧)“赓续中华文脉,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展示活动暨上海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育人联盟成立仪式28日在同济大学三好坞室外园林举行。

  上海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育人联盟由同济大学牵头,首批成员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8所上海高校,旨在创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拓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助力“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育人联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高校师生在实践中巩固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认同。

  成立仪式上,联盟单位负责人介绍了联盟建设设想。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联盟秘书处进行了共建签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师生通过民乐和武术,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灵魂。要充分利用联盟这个平台,架设各高校之间、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学校和专业院团之间、教育和社会之间交流展示、互鉴互助的桥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育人格局。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的象征。希望通过联盟,有力赓续中华文脉,构建戏曲美育生态,激发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现场还上演了由同济大学和上海昆剧团联合出品的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来自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 ,以及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共同为现场观众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

  近年来,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艺教委的支持下,同济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昆)与上海昆剧团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发起昆曲名篇创作演出活动,通过演员海选、排练排演、台前幕后的广泛参与,推出由非专业学生演出的昆曲经典名篇。这出特别版《牡丹亭》,是继学生版《长生殿》之后,专业院团与高校探索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的又一次尝试。

  当晚,联盟师生代表在同济大学大礼堂观看昆曲电影《邯郸记》。这是我国第一部8K全景声昆剧电影,历时三年完成。观影前,导演滕俊杰,上海昆剧团两位国宝级艺术家计镇华、梁谷音与上昆党总支书记张咏亮等《邯郸记》主创代表,与观影师生分享了《邯郸记》的创作体会以及拍摄过程中的趣闻轶事。

  此外,5月29日到30日,由上海昆剧团带来的典藏版上下本《牡丹亭》将在同济大学大礼堂连演两天。

  据介绍,未来,该联盟将积极开展“展览+”传统文化系列推广、“表演+”传统文化系列展示、“实践+”传统文化系列体验、“数智+”传统文化系列传播等各类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完)

  参观当日,申请人须携带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和有效工作证或学生证原件,由午门检票后入院参观。(中新财经)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显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包括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

  她说,国家给予她太多,让她有无限的归属感,“从北京到上海,香港,澳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间或,她还兴奋地向观众分享在农历新年期间看到美国、意大利等很多地方都有举办舞龙舞狮的表演,世界各地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中国新年的喜庆气氛传播得越来越广。

  农业专家表示,不误农时保春耕,确保粮食安全,对于经济社会行稳致远至关重要。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抓早、抓实各项举措。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28日电 中国排球协会28日公布了中国女排2023年集训名单,由袁心玥、李盈莹领衔,效力于海外联赛的朱婷暂未入选,张常宁同样再度缺席。

  大年初五下午3时,在福州港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伴随着悠扬的汽笛声,1110辆上汽名爵出口车辆有序驶上“安吉23”号滚装船,漂洋过海发往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这是宁德上汽集团首次在福州江阴港出口外贸汽车。

杜家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