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建立健全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5 08:18:14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会上表示,总体上看,我国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可靠。国家药监局注重强化智慧监管。在全链条加强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规定对集采中选药品赋予药品追溯码,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该项工作国家药监局正在和国家医保局一起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确保集采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

  针对“如何保证集采品种能做到降价不降质 ”这一问题,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集采中选产品的降价空间主要来源于企业营销成本的节约。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企业货款,并通过医保基金预付政策予以支持,有效解决原来回款周期特别长问题,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成本。

  黄华波称,为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量,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设定质量入围门槛、建立质量监管的协同机制以及开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目前第三期的临床疗效和真实世界研究正在开展当中,覆盖第4、5批集采的20多个品种,研究成果将陆续发布。此前两期的研究结果显示,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是等效的,说明国产仿制药的质量整体上经受了考验。

  国家药监局持续加强集采中选药品质量安全监管。黄果介绍,总体上看,我国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可靠。国家药监局强调实行监管全覆盖。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医疗器械,实行生产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100%“全覆盖”。此外,国家药监局注重强化智慧监管。一方面,在全链条加强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规定对集采中选药品赋予药品追溯码,它就像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这项工作国家药监局正在和国家医保局一起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另一方面,在一些重点领域,推进药品生产信息化转型升级。

  跑出支持新药好药上市“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不断改进,创新药支持性政策不断完善。黄果介绍,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国家药监局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国家药监局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以罕见病治疗药物为例,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国家药监局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黄果称,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持续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和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工作,力争跑出支持新药好药上市的“加速度”,服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江钰涵

  雷涯邻长期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曾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2020年5月跨校交流,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如今跨校回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一把手”。续梅、雷涯邻均为女性。

  美国出台的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UFLPA)于2022年6月21日正式生效。由于该法案采用“可反驳的事实推定”机制,执行必须依赖相关操作指南指引。为保证该法案的实施,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了操作指南。值得注意的是,操作指南的制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美国优先”原则随时随意进行调整,从而服务于美国政府的战略需要。毫无疑问,美国政府企图将该法案变为操控全球价值链的“指挥棒”。

  2月27日,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分别发布最新通知,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发展和便利人员往来需要,自2023年3月1日(明日)起,允许搭乘自马来西亚、新西兰赴华直飞航班人员以抗原检测(包括用试剂盒自测)替代核酸检测。航空公司无需查验登机前核酸检测证明及抗原检测结果。

  尽管目前官方还没有透露该型战斗机的具体型号,外媒根据该机之前流传的试飞照片,认为它很可能被称为歼-35(为了称呼方便,后续姑且就将它称为歼-35吧)。综合外界猜测,这款隐形战斗机与出口的FC-31“鹘鹰”战斗机在技术上同源,但在细节上有诸多不同,包括机翼采用了可折叠设计、前起落架具备弹射器牵引杆、机首下方配备类似美国F-35隐形战斗机的光电瞄准系统,以及重新设计的座舱罩等。它属于双发中型战斗机,起飞重量与F-35大致相当。在去年曝光的高清试飞图中还能看到,该机在隐形设计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包括锯齿状的发动机尾喷口等,再加上中国对于歼-20已有多年的使用经验,这些因素显示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的隐形效果应该相当令人期待。

  当下的考研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UFLPA虽然旨在服务“美国优先”战略,然而“损人”未必“利己”,阻碍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对美国自身及其盟友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难以有效保障该法案的长期实施。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已进入消费升级窗口期。该法案短期可能对我国外贸出口行业产生影响,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影响势必会弱化,涉疆法案终难以达到其目的。在利益驱使之下,美西方国家一些智库、媒体和相关机构对炮制“新疆问题”乐此不疲,导致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被卷入UFLPA,也必然会导致相关机构的执法难度不断加大,执法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UFLPA注定徒劳无功。

崔学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