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非遗传承人复兴辽瓷技艺 获海外华媒“点赞”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3 00:19:15

  中新社沈阳12月2日电 题:“85后”非遗传承人复兴辽瓷技艺 获海外华媒“点赞”

  作者 李晛 韩宏

  “我手上的皮囊壶是辽瓷特有的陶瓷器型,由契丹人所使用的皮质水囊演化而来,壶身上扁下圆,寓意富贵安康、运势旺盛......”“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行活动近日走进沈阳,非遗辽瓷传承人孙天舒受邀展示制瓷技艺。

  辽瓷即辽代的陶瓷器,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瓷器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政权命名的瓷器种类,极具地域代表性。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辽瓷几百年来一直少有人知,制作技法也一度失传。

  “孙天舒的制瓷技艺展示让我眼前一亮,年轻人能够‘逆潮流’复兴老技艺实属不易,我们媒体必须支持,把她的故事讲给世界听。”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如是表示。与续炳义一同走进沈阳的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对孙天舒的故事同样充满好奇。

  1988年出生的孙天舒儿时便对陶瓷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她读取了陶艺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 学习过程中,孙天舒结识了北瓷泰斗、辽瓷研制第一人关宝琮,并与辽瓷结下了不解之缘。孙天舒说,那时的她走遍中国各大窑口,了解和掌握了各类陶瓷的制作方法后,开始探究辽瓷技艺,并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让辽瓷技艺“重生”。

  “器物扁身、颜色辽三彩、装饰用刀不用笔......”孙天舒说,辽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极具挑战。在缺乏相关史料的情况下,恢复辽瓷技艺的道路并不平坦,她一度吃住在窑厂,用试错的方法不断尝试材料成分的比例和搭配。“辽瓷文化是北方文化的一脉,作为家乡人,我理应捡起这个断档的技艺。”孙天舒说。

  如今,孙天舒将辽瓷烧制技艺恢复成功,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她拥有的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亦有创新品200余款,涵盖日用瓷、工艺品瓷、艺术作品等,且部分被纳入国家的国礼用瓷。

  《德国侨报》编辑部主任刘畅说,不管什么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孙天舒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匠心精神”,才能在不断试错中得以成功。“我也会尽我所能,让海外知道是一位青年女创作者恢复辽瓷断档技艺,再现北方民族千年传承。”

  为了将辽瓷技艺传承下去,孙天舒成立了辽瓷产业园,还开办公益制瓷培训班。作为对外友好交流基地,海外同胞会来了解辽瓷文化,制作辽瓷,提升文化认同感。

  爱尔兰新岛传媒CEO孙敬说,陶瓷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符号之一,几年前,爱尔兰新岛传媒联合其他侨团举办景德镇瓷器展,深受爱尔兰当地人欢迎。通过这次活动,她又认识了辽瓷,希望孙天舒能够带着辽瓷出海,在海外讲中国的辽瓷故事。

  在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看来,中国传统技艺的复兴,任重而道远。朱新娥说,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的骄傲。相信在孙天舒团队的努力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七)落实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倡导相互尊重,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核不扩散,共建集体安全,加快发展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支持中东国家加强对话、改善关系的积极势头和努力,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壮大维护地区安全的内生力量,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区域组织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国际社会应采取实际步骤推进巴勒斯坦问题“两国方案”,召开更大规模、更有权威、更有影响的国际和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公正解决。

  “我看到省里的‘十四五’计划仍要继续扩张幼儿园学位很震惊”,南方某省的一位学前教育政策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所在省份,民办、公办幼儿园近两年都部分出现了招生难的情况。在她看来,由于出生率下降,幼儿园需求近几年在不断缩水,这种趋势已“不是初露端倪”,而是“非常明显”。尤其根据人口预测数据,全国2021~2025年的出生率将持续下滑,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仍根据当下的考核标准去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没有充分考虑到长远的人口变动趋势,“这种倾向其实是很危险的”。

  汪劲松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电子科技大学校长,2013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今年2月任四川大学校长。他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装备及技术、数控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等方面研究。

  (五)围绕应对反恐、网络、生物、新兴科技等领域安全挑战,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共同提升非传统安全治理能力。鼓励各国高等军事院校、高等警察院校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未来5年中方愿向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5000个研修培训名额用于培养专业人才,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问题。

  在云南省纪委监委2021年6月发布的专题片《杞麓湖的呐喊》中,罗应光也曾出镜忏悔:“我自己的弟弟,自己的小舅子,去参与了抚仙湖周边的有关工程,我的驾驶员去参与了抚仙湖周边的有关工程。在星云湖的保护治理中,我为一个老板去站台说话,让老板得到星云湖的有关工程。自己在杞麓湖保护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玉溪的广大干部,特别是三湖沿线的干部,带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这个表率作用没有带好头,就导致了我们的干部有样学样。”

  如果追溯历史,中日之间关于大熊猫的交往不仅是在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唐朝时期就有过这方面的往来,当时日本天武天皇朝效仿唐朝政治体制,进行律令制国家建设时,我们就曾将大熊猫(当时被称为白熊)作为国礼赠送给天武天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王鹏飞对澎湃新闻说,大熊猫本身并不是一张外交牌,中国将国宝“分享”给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我们以诚相交,去实现以民促官。持久性的友好并不在于国而在于民,国之交在于民。

陈嘉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