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警惕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如何系紧“安全绳”?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2 11:45:08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刘文文)无科技、不金融,已经成为当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共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科技为金融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为监管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警惕金融风险,金融科技怎样系紧“安全绳”?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在近日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之“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分论坛上表示,在信息膨胀的时代,数字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金融服务更温暖、更可达,但同时也衍生了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问题。上半年美国硅谷银行“爆雷”,也是在提醒金融机构必须严守风险底线。

  引导金融科技守正、向善已成为当下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课题。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立杰说,当数字经济日益活跃且越发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时,可信的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多方安全技术以及可信身份技术等金融科技技术持续创新,为科技赋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新动能。与此同时,数据信任缺失、交易确权模糊、隐私泄露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杨立杰说,为数字可信 共谋计策需要多方广泛参与协作,中钞非常愿意与各方开展深入合作,共同解决金融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促进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当前金融科技伦理治理重要且紧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曾志诚表示,目前,中国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尚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数字鸿沟、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凸显,这些伦理问题不仅容易造成金融服务的歧视,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而且与金融科技守正创新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金融科技伦理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从业机构、行业组织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携手构建多元的主体参与、协同共治的新格局。”曾志诚说。

  <strong>保供稳价中国如何出招?</strong>

  她表示,2023年,人社部将接续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服务对象将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乡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各类用人单位,服务时间将分布于全年每个月份,“努力实现月月有招聘,服务不断线”。

  “第一个愿望是希望世界和平,特别是我的国家目前处于这种冲突状态,我希望这一切很快能停止。”沃瓦说,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近一年,目前仍没有停火迹象。爱好和平的沃瓦寄望新年新变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8日电 题:“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在青海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外卖小哥整装待发,做好接单准备。“平均每天接70到80单,早晨7点就开始上班了,直到晚上11点换班。”外卖小哥马明海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我们也是继续上班,为大家送去美味和便利,确保大家过个好年。”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四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考虑?

杨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