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脱贫人口大省如何一路奔“富”“黔”行?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15 14:43:42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中国脱贫人口大省如何一路奔“富”“黔”行?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去年9月,来自贵州台江的绣娘石传英带着她的苗绣,登上了米兰时装周,一针一线何其精彩。像石传英这样受过培训的绣娘贵州就有50多万。”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越来越多在外的贵州人回家乡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2020年11月23日,贵州这个昔日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省份的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923万人。贵州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成为脱贫人数最多的省。

  “我们一方面稳定外出务工规模,让600万民众在外稳岗就业;另一方面,持续发展县域经济,壮大乡村富民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有奔头。”贵州省副省长罗强告诉记者。

  “如今贵州乡村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常生活,已不再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罗强说,近年来,我们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实施“贵州技工”“黔菜师傅”等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让更多的农民有一技之长,并依靠自己的努力,持续过上了好日子。

  全力打造“中国数谷”

  “去年,中国移动在贵阳建成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从贵阳到广州、深圳的数据传输,仅需10毫秒,到杭州16毫秒。”罗强说。

  “这些年,我们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比如华为、腾讯,以及三大通信运营商等,在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全省投运和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达到47个。我们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数字新基建项目,开通运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罗强说,今天的贵州,已经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之一,贵阳贵安正全力打造“中国数谷”。

  贵州从2014年开始实施大数据战略,到现在已有10年,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实现了蓬勃发展。

  罗强说,现在国家明确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将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算力方面,贵州将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提升智算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算基地。产业方面,贵州将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生态圈,在数字产业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万桥飞架“黔”途 变“钱”

  世界前100座高桥中,有近一半在贵州。万桥飞架,使17.6万平方千米的贵州山地成为“高速平原”,形成了“两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圈,“七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高速公路交通圈”。

  李炳军说,贵州作为西部内陆省份,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过去对外开放客观条件相对不足。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老铁路开通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贵州开放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从贵州向西,通过中老铁路到老挝万象,可以通达东盟国家;向北,通过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可以直达中亚、北亚、欧洲;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黔粤通道,可以便捷出海。可以说,贵州开放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

  “全省每个市州有机场、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产业路直通田间地头”,李炳军说,交通闭塞已经成为历史。贵州交通的改善,不仅让出行更方便,更带来了贵州人思想观念、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在大荔县,春节期间像李建斌这样忙活的人不在少数。范家镇井庄村的枣农们忙着掐芽,南干村温室大棚的油蟠桃花已经盛开。临近的两宜镇的果农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在该镇400余亩的樱桃产业园,近百个日光温室大棚里,一簇簇洁白的樱桃花竞相绽放,散发着阵阵清香,工人们正忙着对樱桃树进行人工授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31日电 (记者 程景伟)载有600名贵州籍务工人员的D2811次列车31日下午抵达广州南站。该趟专列由广东和贵州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策划,助力春节后务工人员返岗和企业复工复产。

  2022年12月15日,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但首日即遭破发,开盘跌超3%,收跌5.11%,首日市值为236亿港元。

  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美国一些人摆脱不了冷战思维,看到中国一步步发展起来,就把中国当作假想敌。这是中美和平共处的重大障碍,美方必须尽快破除。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也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和安全网。中美一旦冲突对抗,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最终将损害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利益。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应放下围堵遏制中国的执念,以实际行动落实“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告别远程授课时代并非事发突然,小能告诉记者,澳洲高校早就开始鼓励线下上课。

  “上初中时,我就从课本上知道了瓷器、丝绸、茶叶、中国,我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荣获2022年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的加汉近日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专访回忆说,她于2008年至2013年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她是该校第一批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来华留学生。

寇欢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