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光伏企业以技术为“核” “追光逐绿”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9 20:39:59

  中新网淮安6月8日电 题:中国光伏企业以技术为“核 ”“追光逐绿”

  作者 肖玉笛

  一排排光伏面板在车间屋顶“排兵列阵”,悄无声息地吸收着阳光,转化为电力……光伏发电早已成为生活的寻常,其核心技术的突破也让 中国的光伏产品不断走向更大的市场。

  记者近日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访天合光能与捷泰科技的淮安基地,两家企业都以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为重要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吴群说,光伏发电领域技术变更的核心是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提高组件输出功率。因此天合一直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硅片的光反射率、降低温度系数、提高双面率以及减少生产成本。

  将实验室研发成果投入量产后,光电转换效率通常会有折损。“在我们业内,量产光电转换效率一年能提升0.1%已经很厉害了。”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福深此前表示,0.1%的提升能带来巨大的市场优势,而国内同类产品转换效率鲜有超过26%。

  捷泰涟水基地去年将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提升近0.2%,达到26.3%,产品的量产良率已突破98%。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指出,这两组数据对于衡量产品是否优质至关重要。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陈英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除了拥抱所在行业的核心技术外,主要在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几个方向持续发力。

  记者走进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一期5吉瓦(GW)电池生产车间,见到了从硅片、电池到组件智能化生产的全过程。整个车间有200台自动导向搬运车代替人工进行搬运。“以前600人车间生产的电池组件产能只有200兆瓦左右,现在的产能达到了5GW。”天合光能的工作人员表示。

  据王健介绍,捷泰电池片量产良率之所以能达到98%以上,离不开生产线的智能化。该基地在生产制造全环节引入在线检测、在线识别、在线监控等一系列系统,实现了生产无人化、生产数据可视化和车间管理网络化。

  光伏发电是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之一。国际能源署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4年底,全球光伏发电供应量将达到1100GW,中国仍将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中80%至95%的份额。光伏产品已经成为中国走俏海外的外贸“新三样”之一。

  王健说,在去年光伏电池市场波动时,捷泰就看到了国际市场的潜力,为海外市场的准入做工作。他透露,预计今年捷泰海外销售额将占总销售额的10%以上。

  天合光能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法国居民、法国工商业业主用的光伏组件当中,每5片组件就有一片来自该公司。

  吴群说,截至2024年3月底,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205GW,相当于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减碳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151亿棵树。(完)

  据韩联社报道,在此次首脑会谈中,穆罕默德表示,阿方基于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承诺的韩国的信任,决定向韩投资300亿美元。尹锡悦发文回复称,“不会忘记阿方给予的信任”。

  “大街小巷热腾腾的烟火气回来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年货经济有助于消费市场回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年货消费需求在新春节点集中爆发,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同时年货供应过程有助于整个供应链的恢复和稳定,保障经济顺畅运行。(新华社 记者唐诗凝、阳娜)

  “去年5月,我们与淳安县达成相关战略合作,用好这2000多亩‘冬闲田’,助力农民增收,也助力企业增效。”浙江省人大代表,海亮集团党委委员,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总裁时嵩告诉记者,这一模式也会在该省山区26县进行推广,力争覆盖5-6万亩农田。

  胡文辉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28.0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

  <strong>前四经济大省锚定5%</strong>

  在陈伟看来,对嘉兴而言,“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将推动嘉兴成为“海陆空铁水”各类交通设施的交汇中心,货流、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交流中心,可以更好地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胜势,辐射沪、杭、苏、甬四大万亿级城市。“(它)将指引嘉兴推动城市加快实现由‘立足全省域’向‘放眼长三角’的跃升,由‘承接溢出效应’向‘主动对外辐射’的变革,由‘服务配套’向区域‘战略中心’的重塑。”

崔佳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