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界参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5 11:32:56

  中新网香港6月14日电 日前,一批来自香港的两院院士及青年科研工作者前往广东,参访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内地一线科研人员及专家学者交流经验,感受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力。

  据悉,本次“香港科技界参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活动于6月11日至12日举行。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指导发起,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由香港创新科技署提供资助,旨在促进香港科技界人士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关信息,为推动两地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访问团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滕锦光、黄乃正、莫毅明、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以及来自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计约20人。访问团实地参访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主席叶玉如表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于推进粤港两地科技合作有重要作用,相信很多香港科学家愿意使用内地的科技设施,本次参访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有助进一步探讨并推动两地科研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滕锦光表示,本次活动意义深远,对参 团的香港科技界人士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联合发起人陈清泉建议,香港和深圳要珠联璧合,深圳有完善的产业链,香港有国际化的科研环境,应发挥各自优势,吸引全球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人才的乐园,全球创新的高地。本次活动后续双方可建立访问学者、合办国际科技研讨会等机制。

  据悉,本次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首次组织香港科研人员赴内地进行科研交流参访活动,由两院院士亲自带队,同时开放名额给香港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为香港青年学者提供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完)

  据中国信通院去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俨然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渗透,将带动新型经济范式加速构建,改变实体经济结构,提升生产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寥寥数语,寄托了万分意难平。一个自我献祭式的“白月光”人物最容易得到观众的移情,稍加营业便可名利双收。而锣鼓喧天之下,这位演员却冲镜头笑得爽朗,他说:“光环是给角色的,不是给演员的。最终光环会落在为扫黑事业牺牲的那些公安干警的墓碑上。”

  作为贵荟馆省外仓在北京的贵京荟,选址贴近北京前门商圈的核心位置,馆内展示面积达1400平方米,通过展馆内的“五馆五厅”,向首都人民展示贵州的酱香酒、生态茶、12大农特产品、非遗产品、苗药产品、文创产品以及贵州独具的文旅资源产品,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的贵荟馆品牌形象。

  银川街头,大雪纷飞。市民身着冬装冒雪出行,衣服上不一会便落满雪花。

  在应急救援方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深入实施应急救援创新工程,大口径钻效提高50%以上,小口径钻效提高近4倍;2支队伍入列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全局形成5支省级、2支市级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党中央的引领下,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能将各项事业稳扎稳打推向前进。

赵大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