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超级带货王”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19 21:28:03

  ◎本报记者 金 凤

  万里长江经过江苏南通时,迎来一片最为宽阔的水面。这里也是长江最为繁忙的航段之一。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长江边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川崎),在50万吨级的船坞内,一座庞然大物映入眼帘。

  前不久,南通川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同系列船型中的第五艘船“东方泽布吕赫”号(OOCL ZEEBRUGGE)在大连如期交付。

  24188标箱系列船是目前全球市场上设计航速最高、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被称为海上“巨无霸”和“带货王”。它融合了当今船舶建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多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高技术船舶名录产品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堪称船舶设计与建造领域的“明珠”。

  突破技术难题,打造坚固的海上“巨无霸”

  “大型船舶在海上航行时,舱口围、主甲板部位的强度和刚度很重要,这些部位受到的应力最大。根据事故统计数据,裂纹往往从舱口围、主甲板区域产生,因为货舱区域开口很大,角隅处应力集中,为了确保船舶足够坚固,同时兼顾重量控制,我们在主甲板和舱口围部位使用了一款厚达90毫米的极厚止裂钢板。”南通川崎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徐文宇介绍。

  如此厚的板材要采用对接焊拼接起来,每道焊缝至少需要数十道焊接工序,且要求拍片检验时达到100%的合格率,持有特殊焊接资质的人员方可操作,难度之大、工艺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在高应力区开管路贯穿孔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为了确保超大型集装箱船船体结构安全,设计团队创新钢板的开孔工艺和强度补偿方法,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实现了极厚钢板切割的一次成型,提升了加工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甲板开孔成果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管路布置方式、贯穿形式在箱船设计中的创新和优化,也实现了管路数量的进一步优化。

  集装箱绑扎系统是集装箱船舾装设计的重中之重。徐文宇介绍,该船的集装箱绑扎桥采用外绑优先、内外绑兼用的四层桥双绑绑扎系统,可实现标箱、高箱无限制装载;同时,45英尺集装箱专用箱位采用业内首创的对称布置方案,可满足45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混合装载时的绑扎需求。这些先进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该系列船的装箱能力和灵活性。

  精度控制是绑扎桥设计的关键之一,面对万余只绑扎桥眼板空间测量难题,项目团队深入研究后引进全新的空间测量设备装置。该团队通过三维建模,模拟真实装载情况,经过数据测量、分析、演算后得出结果,让难题迎刃而解。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主设计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徐文宇说。

  智能化、绿色化设计,助力船舶安全、低碳航行

  24188箱船的研发,还融合了最新的智能化手段。徐文宇介绍,该船拥有高度集成自动化的综合驾驶台,配备船岸数据平台等多种智能系统,具备航线优化、主机监测等多种功能,可实现智能化船舶管理。

  “就航线优化来说,智能系统会在船舶遭遇台风或者在航线上遇到其他船舶时,帮助驾驶员决策,设计新的航线和合适的航速等。”徐文宇说。

  此外,技术团队通过对理论知识、船级规范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拓展了技术路线方案,实现对船体结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安全管理,大大提高了船体的安全水平,获得船东高度认可。

  一系列创新设计,使24188箱船成功获得美国船 级社的智能船舶符号。

  向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船舶工业新的发力点。徐文宇介绍,该船从设计之初,就秉持绿色环保理念。技术团队为该船配置脱硫塔和岸电系统,并采用了环保冷媒和压载水处理装置,使该船获得了美国船级社绿色船舶符号。

  在现场,易炼红说,全方位支持推动平台经济争当创新发展“主力军”;大力支持平台企业勇当“走出去”的排头兵、国际贸易的生力军、国际规则的制定贡献者,在更广阔舞台上开拓发展新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小牛资本旗下“小牛在线”于2013年上线运营,曾是广东规模最大的P2P平台之一。截至立案,小牛在线累计注册人数超600万,累计成交额1171亿元,借贷余额104.2亿元。

  路透社16日报道称,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外,乌克兰、哥斯达黎加、乌拉圭和厄瓜多尔也在申请加入该协定。最终谁能加入以及何时加入,将由CPTPP成员集体决定。CPTPP成员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各成员目前正在收集信息,了解那些意欲加入该协定的经济体是否能够满足CPTPP的高标准,同时也将考虑他们在贸易承诺方面的相关经验。”主持本次会议的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达米恩·奥康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未来成员加入的决定何时作出尚无时间表,16日也没有讨论任何一份申请。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亚洲不是北大西洋地理范畴,也不需要建立所谓“亚太版北约”。北约相关动向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的高度警惕。大部分地区国家在有关问题上的态度十分明确:反对在地区拼凑各种军事集团,不欢迎北约把触角伸向亚洲,不接受把阵营对抗复制到亚洲,不允许任何冷战、热战在亚洲重演。

  这是华为内部创新的方法论,打通学术界与工业界、基础研究与应用,现在正向外部扩展。这些“既瘦又胖”的跨界专家正努力成为“科技外交家”。查钧在2021年的访谈中说,华为要求,专家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到高校跟老师碰撞讨论,向很多合作伙伴发布难题,“专家本人要把这个问题当成他自己的问题,把解决问题当成他自己的责任,变被动为主动”。

  其中,夏宝龙为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周霁为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郑雁雄为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香港中联办主任;郑新聪为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澳门中联办主任;此前为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的杨万明、王灵桂现为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港澳办纪检监察组组长施克辉改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港澳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原任国务院港澳办党组成员的向斌改任中央港澳办室务会成员。

曾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