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旅游持续升温 “国潮”澎湃中彰显文化自信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3 16:41:00

  出行热情浓,走亲访友、外出游玩需求叠加,车流人流迎来高峰。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6月8日至10日(端午节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3761.6万人次,日均21253.9万人次。

  端午节期间,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新中式”消费热点。湖北宜昌推出“国潮端午”盛宴,在端午游园会上,开展汉服巡游、龙舟体验、夜游等活动;福建采茶文化、云南非遗扎染、苏州传统戏曲等民俗体验项目热度持续升高……“国潮风”在传统佳节中大放异彩。

  粽子,是端午节毋庸置疑的“C位”。节日当天,山东省日照市东夷小镇把包粽子作为游客沉浸式逛街区的重要一环。散发清香的槲树叶、香甜的糯米、饱满的红枣、绵长的丝线……在游客的巧手中,树叶裹住米,丝线打成结,一个三角粽便包好了。

  “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的大街小巷,蘸着酸奶吃粽子受到游客的喜爱。精致的搪瓷盘上盛着刚出锅的粽子,再浇上一勺酸奶,二者在口齿间发生“甜蜜反应”。顺应游客喜好,当地还推出了树莓、无花果等口味的粽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疆各地围 绕端午节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国潮端午”活动,传承和发掘传统文化,并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多元化文旅消费需求。

  此外,戴五彩绳、挂艾草等“时令节目”也给端午节带来更多仪式感,这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市场走俏。记者了解到,今年,在市场上还兴起了艾草花束,不少花店商家用艾草搭配菖蒲叶,再加上香囊、玩偶等装饰,让艾草摇身一变新花束,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从汉服到“新中式”服装,从文博到古镇,带有中国风元素的旅游产品和目的地屡屡“出圈”,年轻人对“国潮”的认可,正逐步成为引领社会审美的“风向标”。《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

  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其流行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

  南昌市202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满分6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strong>取消耐力跑作为必考项目,将耐力跑纳入选考项目</strong>。考生选取两个项目参加考试,每个选考项目各占30分。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主播擅长故事情节设计,虽然直播间定位是“说事儿”,但实际内容却是为了销售产品“演戏”,明显“货不对版”,具有欺骗性。

  汪文斌表示,我们已经多次就相关的问题表明了立场。我们愿再次重申,数据安全问题不应成为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的工具。

  张军说,要切实避免简单的“依法办案”,“依法办案”只是底线要求,法定自由裁量范围内,要在法律空间中寻求最佳处理效果,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3年,地球科学领域多名院士和专家曾致信相关部门,提出“将地球科学基础纳入中学教材”的建议。专家认为,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环境、资源、地质等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但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相关知识较薄弱。相比之下,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学阶段非常重视地球科学教育,专门设置了相关课程。

  此外,在马珏看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要成体系,“既应该体现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也应体现出不同学段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如果改动一门地理课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师范教育都要进行调整”。

余克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