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周启航 中国银行助燃青年就业路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1 05:32:33

  近日,随着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百日冲刺期,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优企进校招才引智”为主题的专场招聘活动正在北京 交通大学火热举办。

  “走出校园就要自己租房了,第一次缴费费用比较高,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毕业生的贷款产品。”在招聘会上投递简历过后,北京交通大学研三毕业生林靖(化名)来到中国银行的展台前咨询相关贷款业务。

  为助力毕业生就业、减轻年轻人初入社会的资金压力,中国银行在招聘会现场准备了一系列求职礼包和个性化贷款产品。以金融之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中行展台成为招聘会上的焦点之一。

  迎接人生新课题定制金融产品助力梦想启航

  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再创历史新高。作为社会的未来,即将进入人生下一阶段的高校毕业生,不仅面临着角色的转变,也迎来许多新的人生课题,工作和生活需要更多经济支持。

  除了像林靖一样有租房需求的毕业生,有不少人想趁着毕业季想策划一场旅行或者购买第一台工作电脑。

  年轻群体的资金需求,需要更加个性化适配的金融产品。在活动现场,中国银行北京西城支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主任张一龙介绍说,“为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以金融之力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国银行结合高校毕业生年轻化、线上化轻资产化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金融产品。”

  张一龙介绍说,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启航贷的特点是手续简便,灵活还款,审批快速。具体来说,学生只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或工作相关证明等材料,就能够申请最长5年期贷款,还能享受一年还本宽限期,宽限期内只还利息,不还本金。

  专属活动为毕业生送福利

  除了贷款产品,作为连续四年独家支持就业促进周活动的国有大行,中国银行还结合高校毕业生年轻化、线上化的特点,在现场准备了为高校毕业生专属定制的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出多份福利。

  为青春点“赞”兑换专属勋章、“云游”景区领取文创礼品、“以老荐新”获得奖励......在北交大的操场上,中国银行的展台前热闹非凡,许多毕业生领到了银行分发的帆布袋、充电宝等礼品。

  “很实用。”拿到礼品的大四学生杨晴(化名)表示。除此以外,同样给毕业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中国银行推出的促进就业“十条”措施。中国银行的展板前,不少师生驻足观看。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例如,助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搭建银政校企对接平台等。

  “招聘会既为同学们找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也有利于打通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同时也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难点,更好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正如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秦莹说,招聘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在高校毕业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下,更多促就业的“实招”是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此背景下,中行将持续践行国有金融企业责任担当,进一步从校园招聘、加大企业扩岗支持、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等多方面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逐梦新征程。(完)

  应对疫情高峰,发热门诊、急诊是第一道“关口”。

  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刘志强)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获悉:2022年,中央企业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5%、5%。

  优化防控举措,不断为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创造条件——

  “以往,我们多是依托作战部队开展空中加受油等课目训练。如今,为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让飞行学员课堂对接演训场,我们强化了一系列高难度课目训练。”该团飞行教官曹先建介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能力素质关系到航母核心战斗力,不仅要让他们练强“能上舰”本领,还要着重培养“善打仗”技能。为此,他们从难从严培养精飞善战的舰载战斗机飞行人才队伍,严格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开展关键技能与任务能力训练。

  1月8日,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迎来了开通运营一周年,以及开通后的第二个春运。近几日受寒假出游和春运的叠加影响,沿线各个车站客流快速上升,部分车站客流量较之前实现翻番。

  “我想在这里至少再留五年,一边工作一边做视频博主。”作为一名“新手”博主,安安已积极规划好了未来的视频拍摄计划。“下一步我会把视频发往海外网络平台,我也会继续记录自己的‘穿越’体验,让更多人通过我的镜头认识汉服、了解中国。”(完)

黄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