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浙江上虞揭晓 勾勒温暖群像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5-25 11:39:19

  中新网绍兴5月24日电 (王题题)孝德传千古,淳风润今朝。5月23日,作为2024中国·绍兴(上虞)孝文化活动周的重头戏之一,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颁奖典礼在浙江绍兴上虞举行。

  “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团体”之中有四十年如一日靠卖鸡蛋养活母亲和养女的盲人张喜平,为家乡捐资助学40余载的浙籍港胞张杰,数百次跨越台湾海峡将200多位已故老兵骨灰送回故乡安葬的“灵魂摆渡人”刘德文,这些“孝德榜样”,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血脉情深和文化认同。

  一个“孝”字延续中华五千年岁月。中华民族孕育的孝文化不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竭养分,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崇德向善的精神动力。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持续擦亮上虞孝德文化的“金字招牌”,“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评选”通过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推荐、评选,以及网络公示,最终确定了10个年度孝德人物/团体名单,并于当天孝文化活动周现场揭晓、颁奖。

  他们跨越年纪山海,以“孝德”为名,扬人间大爱。

  其中,张喜平的故事尤为感人。双目失明、青年丧父、终生未娶、四十年如一日每天奔走几十公里路卖鸡蛋、以一己之力赡养90岁的母亲、抚育捡来的女儿长大成材……这是他拿到的人生剧本。

  因身体的残疾,让他不可避免比普通人尝到更多生活的苦楚,但在人世间60载,他感受到更多的还是来自人间的善意。四十年走街串巷,总有人“保驾护航”。

  这些好,他都记在心里,变成一种内驱力,让他有勇气面对困难,有力量战胜挫折。“我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给别人和社会,等我过世了就把遗体捐给医院做科学研究,为社会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张喜平如是说。

  一笔一画,何止重现眉眼,更承载思念;千里万里,不只是寻人之路,更是烈士归途。风霜洗礼,你们跨越时光的阻碍,让烈士魂归故里,更让爱回家——这是致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团体“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的颁奖词。

  该活动最初发起人叶庆华是孟祥斌烈士的遗孀。丈夫牺牲后,希望为烈士做点事情的叶庆华默默奔走四方,走访烈士家属、寻访老兵,为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寻亲。她得知很多烈士牺牲前一张照片都没留下,便萌生了为烈士画像的想法,并发起“为烈士画像”公益项目。

  十多年来,经由叶庆华找到并送“回家”的烈士已有625位。至今,“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已完成427名烈士画像。“或许他们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不一定能找到亲人的墓地,但是我想一张画像的回家,英雄就真正地回家了。”叶庆华说。

  北京十方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方树功也被评选为“2024新时代孝德人物”。其表示,通过陪伴老人,他真正感悟 到人生到底要的是什么,从而活出更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孝的力量

  此外,当日揭晓的10个年度孝德人物/团体还有:以买代捐帮助大山里的老人脱贫的“外婆的礼物”公益项目、让“孩子受教育,老人有尊重”的公益组织“爷爷奶奶一堂课”、带领志愿者团队帮助抗战老兵还乡的孙春龙、往返海峡两岸完成台湾老兵“回家”遗愿的台湾里长刘德文、践行快乐养老的杭州风荷吉他摇滚乐队,以及来自上虞的为家乡捐资助学40余载的浙籍港胞张杰和帮助300个家庭实现团圆的“最美寻亲大哥”商朝阳。

  微善汇聚、春风化雨,此次孝文化活动周评选出的这些“榜样”,虽然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域,但所言所行均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勾勒出中华孝文化的温暖群像,也向全社会释放出一道道温暖之光,筑起了道道温暖屏障。

  活动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浙江省文物局指导,由中国新闻报、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宣传部、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统战部承办。(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业组秘书长郭国平,就是当年的6人小组成员。他与量子“纠缠”多年,见证了我国量子技术的起步与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一项长期稳定生息的优质资产,提前还款量加大,会直接影响银行利息收入,也会影响银行对长期资产的使用安排。面对住房贷款业务发展压力,银行采取多种措施试图降低或推迟提前还款压力。

  未来10天(2月12-21日),南方地区降水后期减弱,江淮、江汉、江南西部和北部、华南北部、贵州东部、重庆及西藏东南部等地有10~30毫米降水,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偏少4~8成;此外,西北地区、华北西部、东北地区东部、黄淮等地累计降水量有3~15毫米。

  彼时,少年杨苡唯一的烦恼,可能是“哥哥太聪明,姐姐太努力”,而她则“又笨又懒”。她总是跟在杨宪益的身后,被家人笑话是跟屁虫。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学生纷纷上街游行,参与抗日救亡。杨苡则生活在另一个束之高阁、自认“贵族式小姐”的世界里,但她不敢反抗母亲,走上街头。最亲密的哥哥杨宪益此时也留学英国,不在她身边。一团苦闷之中,十七岁的杨苡开始给巴金写信,她要做巴金笔下的觉慧。“因为巴金《家》里写的,和我家太相像了。”巴金冷静回信,表示不赞成,说她年纪太小,应该先把书念好,要有耐心。杨苡说:“他理解、同情、支持我们当时那些极为幼稚可笑的想法和行动。”通过巴金,杨苡还认识了他的哥哥李尧林,“大李先生”也成为了她成长路上的一抹亮色。

  吉姆·克劳符号、法律、政策体系加剧经济社会种族矛盾,成为对黑人种族灭绝与清洗的信号弹。1919年“血色夏天”期间,美国至少发生25起白人退伍军人迫害黑人的种族骚乱。1921年6月,白人暴徒血洗“黑人华尔街”的“塔尔萨种族大屠杀”导致300名黑人被杀,近万人无家可归。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承认,1889年至1918年,至少2522名黑人被私刑处决。拜登承认,“系统性种族主义”(Systemic Racism)是美国灵魂的污点。

  今年春运期间,往返于肇庆与广州之间的城际车相对较少。为方便每次当班、保证准时打卡,谢耒都会选择上白班前一个晚上搭乘城际车到达广州站,并在单位宿舍住下,保证班前充分休息。

林信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