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植物标本画创作者:用干枯植物再现“生命之美”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9 07:27:53

  中新网成都6月18日电 题:成都植物标本画创作者:用干枯植物再现“生命之美”

  作者 王利文

  “植物滋养着我,带给我疗愈和引领。”与植物相伴这些年,植物标本画创作者叶桦坦言,自己在植物世界中“充电”后,能更开阔且满怀热情地面对现实生活。

  叶桦是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凭借业余时创作的植物标本画,意外“出圈”。自2018年以来,叶桦开始捡拾一些干花、干枝、干叶等常被人忽视的植物材料,并将它们制作成植物标本画,展现植物另一种“生命之美”。

  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标本制作或植物绘画,叶桦的植物标本画倾向于将二者巧妙融合。这些作品少了植物标本的科学性束缚和绘画的抽象性或写实性,在保留植物自然干枯的形态之美的同时,不乏绘画的装饰性与表现性,成为“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作品。

  创作第一幅植物标本画的经历,叶桦记忆犹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旅行时,胡杨林的景观让她震撼。它的树叶,也会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叶形。于是,叶桦拾回不少胡杨枯枝、枯叶和落花,把它们粘在一个小盒子里,保存下其自然衰落的模样,创作了第一幅植物标本画作品。正是从这幅作品开始,她有了旅行拾取枯枝枯叶做纪念的习惯。

  此后,叶桦的足 迹遍布4个国家的66个城市。她曾在盛夏时节在高山中寻找麋鹿食用的青草,也曾在严冬时在南美洲等待龙舌兰开花。

  为更好地了解植物,叶桦跟着植物轮廓进行描绘,以点、线的方式,记录植物的形态,渐渐演变成如今的植物标本画。她还进行植物摄影,创作科普文章并在互联网平台分享。她的家中,更是种植了近200种植物,宛如一座植物园。

  由于植物四时不同,叶桦的作品也随时间和心境而变。她偏爱共生植物,常常会把带有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枯枝捡来进行创作。“植物让我知道生命有限,应该接纳自己,用内驱力实现真正绽放。”在她创作的几幅星空植物图中,浩瀚的星空与有几亿年生命的苔藓、地衣巧妙组合在一起,从渺小中洞见浩瀚和永恒。

  通过一次偶然的艺术展,叶桦发现,自己的作品也能滋养和治愈他人,于是便渐渐接受参展邀请。去年,她参加了“思想的甲虫”艺术展览;今年初,她又在名为“植物迷宫”的艺术展上展出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广泛好评。

  植物标本画创作也让叶桦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教学时,她格外注意学生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适时给他们投入更多关注。此外,她还在校园开设了特色植物美学课,带领学生观察植物形态,尝试植物染色、植物蓝晒和植物手工。“植物有着打动人的魔力,能开启人心灵的成长。”她发现,学生们都很喜欢这样的美学课,觉得有趣又放松。

  谈及下一步打算,叶桦表示,除了继续探索植物之谜、创作出更多植物标本画作品外,她准备将自己的生活空间变成个人植物自然博物馆,让更多人通过植物获得疗愈。(完)

  舆论认为,英国“罢工潮”的背后,反映的是英国人对不断飙升的生活成本的愤怒,以及政局动荡使得政府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难以得到持续、稳健地推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在此前接受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采访时表示,1600人次的急诊患者中有80%与新冠相关;65岁以上的脆弱人群占45%到50%。每天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约10%左右,绝大部分有基础病,或是老年人。

  <strong>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人民观点)</strong>

  近年来,广东省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截至目前,全省三甲医院已全部开设互联网医院,为全省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医疗服务。

  变革

  第三,喝第一杯啤酒前用纯净水润湿杯子,可以保证倒出的第一杯啤酒也有最佳的气泡数量,以达到更优的口感。

吴嘉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