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揭牌一周年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新增馆藏精品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6 04:13:31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吕少威)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国家自然博物馆迎来揭牌一周年,举办了系列特别活动,并延长晚间开放时间至21点。

  当天,“自然乐章——国家自然博物馆2022-2023年新增馆藏精品展”开展。209件精美展品引领观众进入奇妙的自然世界,其中超九成展品是首次展出。该展览将持续至7月21日,免费开放。

  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介绍,该展览分为十个单元,涵盖新馆展陈涉及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人体、微生物、水生生物、中医药、生态共10个学科方向和重点收藏门类,有些展品在国内仅此一件。

  其中,“地球宝藏——岩矿地质”展示包括祖母绿、坦桑石、菱锰矿、海蓝宝等众多地球内部岩石与矿物精品;“生命史诗——古生物”展出的霸王龙、伶盗龙、哈密翼龙等“热门”古生物的复原模型来自最新捐献,观众还可与霍夫曼沧龙头骨、郊狼头骨、残暴海巨龙头骨等珍贵古生物化石相遇。

  “人类朋友——动物”呈现了最新入藏的各类动物标本,其中约20件昆虫标本为珍贵物种,中华秋沙鸭、尼罗河巨蜥、圆盾大袋鼠等动物标本均是首次出展,尤其“美洲狮捕猎原驼”组合,两种动物标本的产地均为智利,这组标本呈现出两者在自然生境下捕猎和被捕食的状态,姿态生动逼真,神态栩栩如生;另外几个单元分别展示微生物、水生生物、植物、生态、中医药、人体等门类新入藏的馆藏精品。

  张玉光介绍,过去两年,该馆持续扩大展藏品的收藏种类和数量,共征集展藏品4万余件。截至2023年年底,该馆馆藏规模已达到40.16万件。

  5日上午,国家自然博物馆还举办了两场特色科普活动,“展品背后的科学家故事”和“自然观察员——博物馆里的标本观察”。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师分别以故事讲述和引导观察的方式开展,向小朋友们娓娓道来。

  下午,观众则可观赏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剧《再生之王》。科普剧通过魔术与表演结合的方式,探索生物“再生”的奥秘,了解生命繁殖的神奇,揭示生物世界基因的神奇密码。

  除了为普通公众策划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外,国家自然博物馆还在当天举办多场博物馆专业领域会议,探讨自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完)

<strong>用质朴嘹亮的歌声</strong>

  支撑两种观点的考古证据似乎都能举出一些,对于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历史学家许倬云曾提出一个推断:中国青铜工艺,当由西路传入,但传播过程中,中国工匠可能并未得到铸造合金的完整知识,于是各地还是从打造原始铜件开始,摸索青铜技术。而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技术相当成熟,能够掌握火候,高温焙制陶器。从制陶工艺发展铸铜技术,有了掌握高温及制造陶模两项条件,铸造青铜的工艺,即不难有迅速的进展了。

  茂名作为广东省第一农业大市,正全产业链培育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五棵树”和罗非鱼“一条鱼”以及“一桌菜(预制菜)”等一批超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并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产业竞争力。

  这是C罗时隔99天再次在俱乐部正式比赛中破门,据统计,这个进球是C罗职业生涯的第820球,其中俱乐部生涯702球、国家队生涯118球,同时这也是他的第499个联赛进球,距离500球里程碑只差1球。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生产一线及人力资源市场各方均对今年就业走势充满期待。在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的利好环境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有望保持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新的一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稳就业仍面临不少看得见的困难和未知的挑战。因此,保持住来之不易的好开局,需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不断健全,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目前,全国已经设置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0个,组建医联体1.5万个,建立起由上到下辐射的优质医疗资源网络。

马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