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千款理财产品 提前终止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9 08:28:59

  [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月13日,提前终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1053款,去年同期为878款,同比增加175款,增幅19.93%。 ]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月13日,提前终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1053款,去年同期为878款,同比增加175款,增幅19.93%。事实上,从理财净值化转型以来,这一现象就时有出现,但今年数量格外多,甚至有产品比原计划提前了5年之久,这也和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开始更关注投资者体验有关。

  “大多数被提前终止的产品都是因为规模太小,类似于公募基金的迷你基金,不利于后续投资管理,可以说是理财机构在当前净值转型控制理财产品数量、压降管理成本的一个举措。”某股份行旗下的理财子投研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多家理财子人士也对记者提及,今年提前终止的数量格外多,原因不是产品业绩不好,而是有些产品业绩提前达标,类似于正常止盈,尤其是“债牛”行情今年走得远超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此前一度逼近2.2%。提前中止操作和监管评级里设定了“业绩达标率”这一指标有关。同时,经历了上一轮理财市场大波动,当前消费者保护部门已经成了多数理财子最关键的部门之一。

  超千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似乎已成为理财子的一种策略,旨在提升理财产品的投资体验,防止净值大幅波动而造成的恐慌性踩踏赎回。经历了前几轮的净值波动,“理财客群并非基金客群”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理财客群对波动的容忍度极低,并将理财产品视为存款的替代品,因而如何提升投资体验,成了理财子的关键课题。

  近期,华夏理财、中邮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发布了旗下部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大多为固收类产品,包括定开型产品,风险等级普遍为R2、R3级,成立时间从1个月到1年不等,多数运行时间不长,认购规模较小,现金管理类产品一般都不在其列。

  其中,中邮理财的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原定于2029年6月17日到期,但现拟于2024年6月17日提前终止,比原计划提前了5年之久,因而引发关注;民生理财的玉竹固收类两年封闭150号理财产品也于6月11日宣布提前一年多终止运营。

  此外,一些其他理财子发行的封闭式产品近期也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例如,光大理财“阳光青睿跃乐享10期固定收益类Ⅰ”、招银理财“招睿焦点联动黄金自动触发策略3号”、兴银理财“丰利兴动多策略封闭式55号增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A”等5只产品提前终止。事实上,这些提前终止的产品业绩都高于基准,2024年5月有1232只封闭式公募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其中处于榜首的理财产品收益超过15%,这也和年内“债牛”行情有关。提前终止产品存在及时止盈、锁定收益的考量。

  某理财子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产品提前终止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操作,大多数是因为产品规模太小,不利于后续投资管理,所以提前终止了。通常理财产品协议里会有提前终止的条款,会对产品规模或收益率进行设定,有的产品规模只有几百万或者小几千万元,很难进行投资,像很多债券的起购规模就是几千万元。

  具体而言,对于理财机构而言,在可控范围内产品规模越大越好。100亿元的产品,可投资标的较为丰富,范围也比较广泛,通常会有2%~3%投到非标产品中,以平滑收益率波动;如果是几亿、几千万元规模的产品,那么投资起来就相对有限。

  此外,产品规模的大小和业绩也与销售有关。在收益率相对较低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赎回,去寻找其他替代品,进而使得产品管理规模骤降。

  业内人士认为,理财产品合同一般都会写明产品提前终止的条件。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投资策略、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并加强对理财产品合同条款的研读,特别是关于产品变更、提前终止等方面的约定,以充分了解自身的权益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债牛”下理财子仍难松懈

  尽管当前市场“债牛”氛围仍浓,近期经历波动的债市收益率再度快速下行,但行情走得越极致,理财子面临的压力可能也越大,因为不同于公募基金,对理财子而言,如何获得“稳稳的绝对收益”、避免大幅净值波动是永恒的课题。

  金融监管研究院提及,2018年资管新规推出后,“理财负反馈”引起投资者心理、银行理财投资行为的双重改变,2022年11月债券市场深度调整,进而引发产品赎回,这又导致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引发新一轮产品赎回,如此往复的过程业内称为“理财负反馈”。经历冲击后,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更加追求“稳健低波”属性。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统计,截至5月26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9.1万亿元,朝着30万亿元大关逼近。今年6月,在各类宽基指数、债基的发行下,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去年,理财规模被公募基 金反超。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降至25.34万亿元,公募基金存续规模升至2

  这一趋势也与上述2022年四季度的一场债市巨震有关。当时债市大跌,净值型理财产品遭巨额赎回。据记者了解,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当时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4.92万亿元,同比下降12.14%。从2022年四季度到2023年前3个月,整体赎回规模近6万亿元。直到2023年4月开始,理财客群情绪才逐步回暖。

  可见,理财市场逐步恢复人气和元气,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自此之后,理财子对于管控净值波动的意识就更加强烈,采取的行动包括发行更多摊余成本法或期限更长的封闭产品,存款产品的配置也有所增加。同时,理财子的优胜劣汰趋势越发明显。消费者保护成为最关键的任务之一。

  相关研究显示,从运作模式看,截至2024年一季度,封闭式理财规模增长,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21.2%,开放式规模回撤明显;理财继续押注债券,增配流动性资产。具体而言,全市场理财投资债券类资产(含存单)15.78万亿元,占比54.73%,较年初下降1.88个百分点。全市场存款类资产占比持续提升,一季度末占比27.4%,较年初提升0.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做大规模仍是理财子的目标之一,而当前渠道争夺更加激烈,行外代销占比在提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495家机构代销理财公司产品,较年初增加4家。全市场行外代销占比增长4个百分点,母行代销占全部代销规模的比重降至约68%。从各类机构看,股份制理财公司行外代销占比最高。

  某股份行旗下的理财子高管此前对记者表示,在整体利率下行背景下,未来资产的获取能力至关重要,关键在于与母行协同拓展非标资产标的,这使得封闭期较长的产品获得支持;同时,2023年以来,各大理财子都坚持低波稳健的路线,进一步加强消费者保护服务和投资者教育,预计未来各大理财子的服务差异化也会加剧。未来,消费者保护将是核心,理财子的服务能力也将出现较大的分化。此前,多家理财子专门建立了消费者保护办公室(为独立的一级部门),并向渠道和投资者频繁进行培训或路演。也有观点认为,理财兼具普惠性质,对于一些投研能力、资金支持不足的小型理财子,未来的前景可能更加具有挑战性。

责任编辑:张文

  “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往往是未经检验过的全新概念的前期研究,具有高风险、难以预测、跨学科等特点,专家通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建立在评审专家共识基础上的传统项目模式并不适合资助这类项目,需要探索新的“非共识”资助模式。

  2022年11月14日,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

  经查,何有成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治意识、规矩意识淡漠,不信组织信鬼神,目无法纪、滥权妄为,私欲膨胀、贪图享乐,靠企吃企、官商勾结,大搞权钱交易。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借机谋取个人私利;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长期进行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利;搞权色交易;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开展明令禁止的融资性贸易、虚假贸易,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什么都自己动手干,并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当时居然得到心中敬仰的时任科学院院长、著名诗人、作家郭沫若的视察及鼓励,大家非常兴奋。”黄令仪曾回忆。

  但其实,在还没有互联网、小红书、抖音的年代,锦州烧烤就在全国出名。那时候,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湖南卫视等关于烧烤的专题节目都会专门到锦州录制。2011年锦州烧烤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国名叫“锦州烧烤”的店铺超过30000家。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刘丽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