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嫦娥六号月背之旅:落在哪?怎么落?如何“挖土”?

来源: 红网
2024-06-03 03:13:26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题:解码嫦娥六号月背之旅:落在哪?怎么落?如何“挖土”?

  记者 郭超凯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落在哪?

  人类对月球背面一直充满好奇。近几十年来,人类从月球采回数百千克月球样品,但至今仍缺乏从月背带回的原位样本。嫦娥六号任务开历史之先河,其预选着陆区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选择这一盆地有何考量?专家介绍,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科研价值高。

  在该区域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有望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对月球科学新突破具有独特价值,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新贡献。

  怎么落?

  难以预知的着陆点环境,也给嫦娥六号探测器落月带来了挑战。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地面科研人员只能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了解着陆区概况。但着陆时会遇到多少石块、撞击坑?这些小尺寸的障碍物无法提前获知。

  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难度系数很大的动作,准确到达预选着陆区域上方,并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介绍,为了让嫦娥六号更为平稳地实现月面软着陆,科研人员前期花了不少心思。在轨道设计上,相比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近月制动从2次变成3次。通过3次近月制动,嫦娥六号可利用一系列控制方式,让探测器较为精准地飞行到预定着陆区上空,再择机实施着陆。

  为了更好控制着陆过程,科研人员在嫦娥六号探测器上配置了多个敏感器,包括微波敏感器、激光敏感器和一系列光学成像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可实现测距测速、障碍识别等功能,以求平稳、安全着陆。

  如何“挖土”?

  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成功着陆后,嫦娥六号着陆器将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科研人员为嫦娥六号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探测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将采取深钻、浅钻,以及“铲土”“夹土”等方式,采集月球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金晟毅介绍,钻取和表取的侧重点各不相同。钻取需要采集一定深度的月球次表层样品,要争取让采样装置采得更深,让样品种类更为丰富。而表取采样则是在一片区域里进行多次采样,主要采样目标是月球表面的风化层样品。两种“挖土”模式实现的技术途径、采集的月球样品种类不一样,科学价值也不尽相同。

  针对月背着陆区月壤特性,科研人员对嫦娥六号采样封装程序进行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以增强月壤采样效率、采样能力和在轨工作可靠性。

  巴西用饥饿的切肤之痛,给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深重的警示。“粮食安全”这个永恒的命题,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了更多值得关注的要义。

  11月13日0—24时,无新增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11月12日白俄罗斯—兰州CA722航班100名入境人员均在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上述所有入境人员均在闭环管理中。

  据介绍,七台河市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多年来培养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多位冬奥会和世界冠军,从七台河走出的运动员获得世界级比赛金牌177枚、国家级比赛金牌535枚,打破世界纪录16次。七台河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北京石景山”公众号文章指出,吸入用新冠疫苗通过口腔吸入的方式,可使雾化后的疫苗经过呼吸道最终抵达肺部,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同时,激发呼吸道黏膜免疫,而呼吸道黏膜免疫可能是预防感染和阻断传播更有效的方法。

  台湾《中国时报》17日引用分析师的话称,当局推出相关补助政策,有利岛内半导体厂商的竞争力,但目前半导体库存调整,成熟制程的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厂商营收和获利将被影响,因此对相关个股持中立的看法。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11月9日消息,日前,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自治区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韩江龙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林文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