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国家代表走访云南普洱 共探农业环境合作未来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4 07:50:39

  中新社普洱6月2日电 (罗婕)“农业生产不仅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也可通过农业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山·乌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澜湄国家需携手加强农业环境合作,分享各国经验,保证粮食安全、拓宽农业发展前景。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月30日至6月2日,“2024澜湄周-绿色澜湄计划:能力建设伙伴关系”活动在中国云南举办。澜湄国家官员、专家学者等30余人走进普洱市,围绕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绿色价值链构建、气候适应社区、环境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等主题开展调研考察。

  普洱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2013年获批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普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世界咖啡种植黄金带”,是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澜湄各国代表探访普洱咖啡种植场、鲜果加工厂等,了解咖啡产业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的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管理探索。

  老挝亦有世界知名咖啡产区,种植历史悠久。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利亚内塞·布曼尼万表示,此次看到云南良好的咖啡种植、加工条件,深入了解当地咖企探索咖啡废料、废水等处理方式,“我将把这里环境友好的咖啡生产经验带回老挝。”

  普洱市宁洱县森林面积428.14万亩,林业碳汇资源丰富,是中国国 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开展碳汇造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并推进碳汇计量监测和碳汇交易及金融模式示范工程建设。

  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处长昂图汉介绍,缅甸正探索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进森林保护区面积增加。宁洱森林覆盖率超过77%,当地探索的碳汇计量、交易和金融模式经验对澜湄国家有重要启发,“希望能跟中国多多取经。”

  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副研究员钱钊晖建议,澜湄国家可将气候变化议题纳入农业绿色发展框架,支持区域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还可与国际伙伴构建区域农业绿色价值链知识分享伙伴关系网络,探索可持续发展方案。

  此次活动由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云南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对外合作中心协办。(完)

  当天法甲第20轮比赛,欧塞尔主场对阵蒙彼利埃,卢沙野受邀为比赛开球。数百名华侨华人也来到现场观看比赛。尽管欧塞尔队不断展开攻势,但未能进球。最终欧塞尔0:2不敌蒙彼利埃。

  数智聚优,“精敏式”保战。未来战争,集聚战争资源的速度和精度将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防动员必须向平战一体、敏捷响应、以智聚优转变,以全面提高潜力资源转换效率。一方面,依托地方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和前沿信息技术,通过云网整合、算力聚合,搭建纵向贯通各层级、横向覆盖各领域的动员信息平台,构设不同作战场景动员供需匹配数字模型,实现动员态势全域感知、任务智能分配、行动实时调控。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化标准体系,全面规范国防动员机构、战略储供基地、军民共用设施、支援保障力量等援战体系要素,确立平战转换时机、程序、措施、时限,确保响应迅速、转换及时。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表示:“2月国内航线航班量上限有望回到疫情前水平。”兴业证券认为,后续假期、旺季民航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同时,国际航线恢复将持续优化供需格局。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调查研究,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盖问题。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客观实际出发,葆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才能在直面问题中找到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凝聚共识。

  该独立董事认为,此次会议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会议通知时间过短,应该为5天;此次会议召集人不是董事长,只有董事长不履行或不能履行才能半数推选召集人和主持人。

  2017年以来,桦川县水务局推进渠道防渗衬砌、配套田间建筑物等工程措施,年节约水量达到3500余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大提高。

余欣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