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1 17:52:57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 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2月10日电 基希讷乌消息:摩尔多瓦总理纳塔利娅·加夫里利察10日在基希讷乌宣布辞职。

  <strong>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strong>。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中日韩青年演讲比赛”共收到近200份报名。继去年2月在线举办首届比赛,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为回馈三国广大年轻人群体的热爱,决定线下举办第二届比赛。本届比赛设“中日韩语言专家”、“中日韩三语挑战者”两大奖项,“中日韩语言专家”要求选手用中文、日文、韩文中任一非母语进行演讲,“中日韩三语挑战者”则要求选手在同一演讲中穿插使用这三种语言。12位决赛选手分别从体育竞技、传统服饰、美食文化等主题出发,分享了对三国文化的独到见解,表达了增进理解、深化互信、提升友谊的共同心声。本届比赛评委团由三国外交官、媒体人士、语言专家等共9人组成。

  该研究称,相比之下,食用基于深加工碳水化合物的粗磨狗粮饮食以及常吃牛皮磨牙棒则与肠胃问题风险升高有关。这项研究结果对保障宠物狗的肠道健康具有借鉴意义。

  盛产茶叶的武夷山下,有不少民宿和茶馆。“围炉煮茶烤地瓜 三五好友笑哈哈”,这是2022年4月开业的不为茶馆打出的招牌。茶馆就坐落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兰汤村,名为“不为”实则有为。茶馆负责人胡凤介绍,除了围炉煮茶的项目外,茶馆里还有茶百戏课程,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等。

  一起跟着刚强去“最前线”看看吧!

陈淳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