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勿低估中国汽车工业崛起重要性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0 09:10:09

  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月12日刊登题为《比亚迪在电动汽车行业后来居上带来的教训:不要低估中国》的报道,报道记者为贾斯廷·沃兰。报道编译如下:

  在美国,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传统汽车制造商如何竞相追赶特斯拉,试图在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的故事。特斯拉一路领先,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泰兰蒂斯集团已经各自投入数十亿美元来追赶。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还有另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竞争对手: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上个季度,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其他几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在欧洲市场迅速扩张,提供比欧美竞争对手便宜得多的产品。

  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重要性不容低估。车辆制造业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向国外销售轿车和卡车等是美欧对外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汽车出口总额约为55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欧盟甚至更高:按照今天的汇率,2022年欧盟的汽车出口总额达到1740亿美元。

  而随着电动汽车成为更受欢迎的选择,中国汽车制造商必然会扩大其市场份额,削弱西方出口汽车的价值,尤其是在消费者需要更经济选择的新兴市场。

  这不仅仅是一个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问题。汽车制 造商已经意识到了威胁。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去年表示:“我们将中国车企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通用或丰田。”

  中国电动汽车正在崛起,部分原因是十多年前——在车企内部和国家层面——作出的战略决策,旨在发展关于清洁技术的制造能力。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推出了一系列计划,以发展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清洁技术。美国也在那段时间推出了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投资计划,但中国的规模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虽然估计各不相同,但很多分析认为,从2009年到2022年,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总额达到数百亿美元,甚至更多。

  这项投资使中国的清洁技术公司逐渐实现国际化。事实上,今天在从太阳能电池板到锂离子电池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技术的制造方面,中国企业都处于领先地位,把美国企业甩在了后面。

  <strong>司伟:</strong>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健全粮农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农民种植收益;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严格考核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督促各地真正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大豆两个品种的单产水平与自给率。

  张卫民是山东泰安人,初中毕业的他跟着同乡来到北京开始“北漂”生涯,他卖过早点、当过服务员,还去市场卖过肉。最后,他选择当一名清洁工。每年农忙时节,老张会请假回家帮爱人收小麦。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描绘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画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深化各地区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探索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多类型、多机制产业分工协作,形成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产业转移和地区协作,在破解产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的同时,为东部发展高新产业腾出空间、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不过,从目前医保局公布的结果看,本轮医保目录调整仅有7个罕见病用药被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多位研究药品政策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之所以罕见病药物谈判成功率不高,跟国家医保定位有关,属于基本医保,原则是保基本,高值的罕见病药物占用的医保基金较高,而有限的医保基金不能进行无限兜底。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即从一个相对可预测的世界转向一个更加脆弱的世界。”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所担忧的:2023年,全球经济会好吗?

郭常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