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丨分析人士:美持续对乌供武 为军企和政客谋利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3 03:52:05

  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美国分析人士及学者也对当前美国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资金以及冲突的起因和走向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人士拉里·约翰逊指出,美国向乌供武的结果,就是将相关拨款资金通过国会,转入军工复合体,而美国政客又反过来从中获利。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人士 拉里·约翰逊:我不认为这是在给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这是(美国)国会拨款,这将引导资金进入军工复合体。这些(军工)企业、承包商,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等,他们又会把钱通过竞选捐款的方式转给国会中的一些成员。这就是自己的冰激凌甜筒。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美国自己的利益,将乌克兰作为一个借口,来证明这种支出的合理性。

新闻观察丨分析人士:美持续对乌供武 为军企和政客谋利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约翰·米尔斯海默:实际上,我认为(美国)与俄罗斯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来自单极时代。当时冷战结束,苏联消失,美国成了怪兽哥斯拉,它认为自己在全球游走是件好事。它在外推动大规模的社会改造,让自己的机构遍布全球,通过在别国的颜色革命,推进自己的“民主”。我们可以讨论(俄乌冲突)是否会在3个星期或者3个月内结束,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冲突会结束,对此没有太多疑问。然后你会得到一个冻结的冲突,乌克兰将会处于一个摩擦状态。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将会有一场冻结的冲突。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意味着更多的麻烦。(央视新闻客户端)

  目前,合资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短板”,且开始反攻。‍‍‍‍5月15日,全新别克君越正式上市,新车欲“以油电同享的智能科技,迎接新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5月20日,广汽本田全新雅阁正式上市,首次推出e:PHEV强电智混车型,并开始实施“油电同价”策略。

  为实现“印度制造”,莫迪政府推出了多项配套激励政策。2015年8月,印度提出的“分阶段制造计划”(简称PMP)可谓目的明确,通过对各阶段产品逐步加征区别性关税,促使外资企业不得不将生产制造逐步转移到印度本土,最终培育出完整的手机产业生态。 

  “美国与荷兰政府正计划实施立法,进一步限制对华销售芯片制造设备,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这是昨天(6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的发问。

  借助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房地产企业曾把造车视作投资契机与转型跳板。但如今看来,造车的水,真的太深了。如果可以再来一次,地产企业还会参与造车吗?

  为了拉快进度,作为AI框架的组成部分,查克·舒默计划从今年9月起举办一系列人工智能洞察力论坛,涵盖创新、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和隐私在内的10个主题。他告诉外界,洞察论坛不会取代国会关于人工智能的听证会,而是同步进行,以便立法机构可以在几个月而不是几年内推出有关该技术的政策。他预计,美国的AI立法可能要到秋天“才能开始看到一些具体的东西”。

  这段采访让希普金斯的穿搭迅速“火出圈”。工党在网站上拍卖起了他的帽子与墨镜,拍品宣传语是:“穿上这身装扮,你就可以去电视剧《西域》(新西兰热播剧)第七季试镜,或者成为新西兰总理。”

黄峻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