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前董事长一审获刑14年半 去年房地产不良贷款规模激增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3 18:24:34

  来源:中 科财经

  三任董事长接连“落马”,徽商银行内控问题待解

  日前,安徽纪检监察网公告显示,曾担任徽商银行(03698.HK)董事长的李宏鸣一审获刑14年6个月。经法院审理查明,李宏鸣在担任徽商银行董事长期间,为企业发放贷款、续贷、重组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李宏鸣为徽商银行第三任董事长,亦是第三位卸任后被查的董事长。自2019年以来,徽商银行已有多位高管被查。

  除了高管接连落马外,徽商银行亦因合规问题屡收罚单。同时,作为资产规模排名靠前的城市商业银行,该行亦面临着营收放缓、盈利增长等挑战,贷款质量下行、流动性及资本补充压力等问题亟待解决。

  多位高管“落马”

  5月24日,安徽纪检监察网公开了李宏鸣一审案件的审判结果,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李宏鸣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400万元;对其受贿所得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经法院查明,2007-2016年,李宏鸣在担任安徽省黄山市市长、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徽商银行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9085万元,其中8580万元未实际取得。李宏鸣担任徽商银行董事长期间,在为企业发放贷款、续贷、重组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2022年11月,李宏鸣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在此之前,作为其继任者的吴学民于2022年3月亦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年1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对吴学民作出双开处分决定。通报指出,吴学民身为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三观极度扭曲,贪欲极度膨胀,置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及金融安全于不顾,肆无忌惮,恣意妄为;“靠金融吃金融”,公然利用融资贷款审批权、组织人事权,大搞权钱交易,甚至损公肥私,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热衷觥筹交错,自我放纵,严重毒化其长期任职单位的政治生态。

  2021年11月,徽商银行首任董事长戴荷娣亦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2022年5月,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2001年至2016年,戴荷娣利用担任原合肥市商业银行副行长、党组书记、董事长、行长,徽商银行董事长、督导员等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职务晋升、资金拆借、贷款审批、贷款核销等事项上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320.46万元。戴荷娣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以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5万元,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至此,徽商银行已有三任董事长卸任后被查。

  除了上述三任董事长因违法违纪被调查外,2019年以来,徽商银行亦有多位行长、副行长涉腐败问题被带走调查。2019年7-8月,徽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原总经理吴耘(正处级)、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1年徽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徽银理财董事长夏敏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2022年10月,徽商银行合肥分行的党委书记兼行长何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今年1月,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徽商银行原副行长高广成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违法发放贷款罪一案。公诉机关指控,高广成利用担任徽商银行副行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承接业务、资金借贷、人事招聘等方面提供帮助,直接或间接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756.02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身为国家工作人员,财产和支出明品超过合法收入,至案发时尚有400.5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2015年,其任徽商银行副行长分管风险管理部期间,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财产损失1035.6万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

  除高管接连落马外,徽商银行的内控问题亟待加强。2024年以来,徽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已经连收五张罚单,处罚事由多与信贷违规有关。其中,今年1月,徽商银行因管理不到位,违规向虚假项目提供融资;同业授信管理不审慎;EAST系统数据失真;受托支付管理不规范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罚款395万元。2月,徽商银行池州分行因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风控缺位、对合作机构管控缺失,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池州监管分局处以罚款95万元。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黄山监管分局、宿州监管分局对徽商银行黄山市分行、泗县支行违规发放项目贷款和以贷转存分别给予罚款150万元、50万元的处罚决定。5月,徽商银行阜阳分行因贷款资金监测不到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部分首付款来源于开发商、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管理不审慎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阜阳监管分局处以罚款95万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 2023年,徽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合规问题被监管部门开出20张罚单,罚没金额超1800万元。

  房地产不良率飙升

  2023年,徽商银行的业绩在稳步修复之下亦暗藏隐忧。无论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还是房地产不良风险,徽商银行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营收及盈利能力来看,2020-2023年,徽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2.9亿元、355.14亿元、362.3亿元、363.6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63%、9.98%、2.02%、0.37%;主要营收来源利息净收入在2021-2023年分别为268.56亿元、287.05亿元、287.2亿元,同比增幅为4%、6.88%、0.05%,营收及利息净收入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2023年,徽商银行净息差为1.88%、净利差为1.65%,均较2022年下降23个基点。2019-2023年,徽商银行净息差已连续五年下降,各期指标分别为2.55%、2.42%、2.2%、2.11%、1.88%。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徽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0.22亿元,同比下降2.98%,不良贷款率1.26%,同比降低23个基点,整体不良率实现“双降”。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徽商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核销金额高达103.72亿元,是2022年度核销金额的近三倍,这或意味着不良率的改善与核销大量存量不良贷款相关。另外,徽商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规模由2022年的1.13亿元增至2023年的25.41亿元;房地产业不良率占比最高,由2022年的0.33%飙升至7.33%,激增了22倍。

  2023年末,徽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2%、资本充足率为13.21%。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4%、12.12%、15.06%,其指标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值。

  业绩增长放缓、资产质量下降、高管接连被查,都让徽商银行回A之路波折漫长。同时,近年来,徽商银行在经营上需要注意的问题亦不少。如高管变动频繁、频收罚单以及大股东“中静系”与“杉杉系”未完的股权纠纷,都成为影响其经营管理的较大不确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静新华”)就徽商银行股权转让事宜与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在官司未有最终判定之下,转而向正威国际集团出售所持的徽商银行股份,交易作价160亿元,截至目前, 该股权转让尚未有新的进展。2023年2月,因不服双方股权转让协议解除的一审判决,中静新华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该案件仍在办理当中。

  记者就银行业绩、合规内控、人员管理等问题致函徽商银行,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曹睿潼

  经过5个小时左右的颠簸,张佳欣终于等到这个久违的拥抱。

小朋友和爷爷学踩高跷、闹秧歌

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编辑:李妍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1月22日电 题:“团圆游”展新春风貌黑龙江冰雪旅游市场回温向暖

  据此前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于1月19日达31.4万亿美元法定债务上限。美国财长耶伦致信国会说,由于联邦政府未偿还债务达到上限,财政部即日起采取特别措施,避免联邦政府发生债务违约。

刘华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