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券难求,险资抢配超长期特别国债

来源: IT之家
2024-06-05 08:23:04

  ◎记者 何奎 张欣然

  “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发行,我们就从一级市场进行配置。但首批发行规模有限,各家机构配置热情又很高,可谓‘一券难求’。”一位保险资管机构交易员向上海证券报记者感慨道。

  近期,30年期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作为长期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之一,险资机构成为抢配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主力军”。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超长期国债与保险资金长久期特性相匹配,配置超长期国债可帮助险企拉低资产负债久期的敞口;另一方面,未来市场利率或将走低,配置超长期国债有望获得资本利得收入。

  抢配超长期国债拉低久期敞口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降低资产负债之间的久期敞口,增配超长期债券成为险企的一大选择。

  关于为何积极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配置,一位保险资管债券投资经理表示,一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满足资产配置的需求;二是目前利率债利率下行趋势不改,配置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有资本利得收入。

  上述保险资管机构交易员表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特点,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能够与保险资金的长期负债特性相匹配,满足期限匹配的要求;国债市场通常流动性较好,保险资金可以通过配置国债进行流动性管理,满足潜在的赔付需求;保险资金通过配置长久期国债,可以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控制利率风险。

  根据财政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5月17日首发,到11月中旬发行完毕,共发行22次。其中,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的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目前已经发行了两次国债,分别是20年期和30年期。

  一位保险资管投资经理表示,做多20年期国债还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可以获取期限利差。“20年期国债此前是没有实体国债,其利率还会向下移动,和10年期国债的利差还会进一步压缩,因此我们做多了20年期国债,通过债券借贷做空10年期国债。”该投资经理说。

  险资债券配置比例达历史高点

  近年来,为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险资持续加大对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债券资产在险资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已经位于历史高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债券占比约38.20%,较2023年末提升0.38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债券占比约46.82%,较2023年末提升0.86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我们买入了不少债券,包括长期债券。一方面是因为内部对债券投资有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当前市场仍然存在‘资产荒’的情况,长期债券肯定是要积极配置的,尤其是长期利率债。”一家险资机构固收部负责人说。

  关于后续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险资机构会重点关注。上述固收部负责人说:“在当前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未来利率下行是大趋势,长期债具有配置价值,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陆续发行,依旧会被很多机构抢购。”

  市场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展望未来,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尤其是“降息”预期依旧较大。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降息’可能性较高,利率年内有望创下新低。” 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张文

<strong>  春节都爱去哪儿玩? 北京拔得头筹</strong>

  天津市天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阎为国表示,此事的起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物所)研究员李献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地物所团队对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进行了精确测量,发现其年龄为20.3亿年。

  古老越调重返舞台

  她指出,民进党当局虽同意所谓“小三通”专案常态化实施,但继续将金、马地区以外的同胞排除在外,让“小三通”难以发挥在两岸交流往来中应有的作用,难怪岛内民众批评他们罔顾民意,没有诚意。我们希望民进党当局以民众福祉为重,尽快取消所有人为限制,实现“小三通”全面复航。

<strong>  【相关】</strong>

  <strong> 【光明时评】</strong>

潘心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