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逐“绿”前行 向“新”出发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8 22:25:41

  国新办7日就“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问内蒙古将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志强表示,内蒙古发展新能源,确实得天独厚,形象地讲,就是“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

  “头顶有风光”,说的是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从可开发量看,内蒙古风能资源站全国一半以上,太阳能资源超过五分之一。

  “脚下有煤炭”,说的是内蒙古煤炭储量丰富、火电机组规模大,作为稳定可靠的调峰手段,能够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使用。

  “手中有电网”,说的是内蒙古拥有全国第三大电网—蒙西电网,距离负荷中心近,输电成本低,能够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黄志强指出,立足禀赋优势,内蒙古逐“绿”前行、向“新”出发,提出“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目前,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已率先突破1亿千瓦,今年底将提前完成超过火电装机的目标。

  黄志强介绍,为推动绿电外送,内蒙古正高标准推进建设六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外送大基地,在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集中开发风电光伏,为京津冀、长三角输送大规模清洁能源。

  为促进绿电本地消纳,内蒙古谋划了六大场景,量身定制新能源配置政策,包括源网荷储、风光制氢、园区绿色供电、自备电厂绿电替代、全额自发自用和火电灵活性改造。每个场景,发电侧和负荷侧自求平衡,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我消纳。

  内蒙古坚持全产业链发展,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装备制造,集中打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游抓装备制造业,下游延伸发展绿氢绿氨等绿色化工,全面招引超算、智算产业,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同步发展研发创新、运维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strong>宏观政策如何施力?</strong>

  李克强在贺电中表示,近年来,中以关系稳步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以关系,愿同以方共同努力,增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strong>会师德班,国乒挑战重重</strong>

  2022年,民航业受疫情持续冲击,遭遇空前困境。这一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东航紧扣工作主线,沉着应对各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迅速制定“稳安全、稳经营、稳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深化改革有力推进、重点任务保障顺利、生产经营奋力攻坚、服务品质稳步提升,确保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服务民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民航“国家队”“主力军”力量。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东航机队规模达到790架;2022全年运输总周转量预计为111.9亿吨公里,航班正常率达到95.42%,居全民航同等级航司最前列。

  朔尔茨指出,2022年故事的关键词是团结、力量和信心。他提到了在北海的威廉港用不到200天时间建成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并表示很快将有更多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投入运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使德国和欧洲持久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在口岸卡口通道,海关实现无人值守、自动验放,未布控检查的车辆,海关验放时间不超过20秒。”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李国风介绍。

萧俊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