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纪念阿炳诞辰130周年国乐盛典在江苏无锡举行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3 06:27:07

  中新网无锡12月18日电 (记者 孙权)17日晚,来自海内外的22位演奏家以及无锡民族乐团亮相地处无锡市锡山区的江苏省天一中学金苹果剧场,参加“大音希声”海内外纪念阿炳诞辰130周年国乐盛典(简称“国乐盛典”),以大提琴、女声独唱、阿炳全息投影、大师全新改编四种方式重新演绎《二泉映月》。

  中国近代民间音乐家阿炳是无锡一张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片。1950年,现代音乐家和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带着钢丝录音机来无锡,为阿炳录下《二泉映月》《听松》《寒风春曲》等六首传世之作。

  今年是阿炳诞辰130周年,此时举办国乐盛典,旨在表达对阿炳的怀念和尊崇,同时凸显传统国乐在新时代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

  民乐来自民间,灌注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智慧结晶,具有从一国之民间吸引世界之听众的伟力。时至 今日,阿炳的艺术生命力,打破地域的限制,投射到更广阔的艺术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表示,纪念阿炳,既要传承好、演奏好他的音乐作品,更要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作更多符合时代的优秀音乐作品,创造中国民间音乐的新经典、新辉煌、新高峰。

  阿炳的祖居位于锡山区东亭街道小泗房巷(现春合社区),是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本次国乐盛典由锡山区人民政府主办,锡山区委宣传部、锡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锡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锡山区东亭街道办事处联合承办。

  国乐盛典由一个序片、追忆·袅袅余音、仰止·千古绝唱、天籁·美美与共三个主要篇章、十个节目组成。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作为讲述人,在节目与节目之间、篇章与篇章之间,讲述源于无锡的、属于中国的国乐故事。

  在全息投影技术的加持下,阿炳在街头演奏二胡的情景也复现在国乐盛典现场。舞台上,在钢丝录音机原版《二泉映月》的喑哑嘶鸣中,二胡大师们和“阿炳”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的合奏。

  “本次国乐盛典进行了现代化、交响化的创新探索,打造了一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乐交融盛会。”锡山区副区长代星希望观众在追思与致敬的基础上,感悟艺术魅力,传承、发展和弘扬二胡之声、江南之美、丝竹之韵。(完)

  当时江南造船厂也面临同大连造船厂一样的困境,设备技术落后,管理观念陈旧。以焊接为例,日方的焊接方法有34种,其中33种得到了英国劳氏等船级社的认可,而江南造船厂能够提请劳氏认可的只有4种。1980年8月,江南造船厂与日本三菱重工签订了在涂装、焊接、切割、质量检验、管理、机舱单元舾装等10个方面的技术合作协议。

  (九)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践行《宣布拉美和加勒比为和平区的公告》承诺,支持包括拉共体在内的区域和次区域组织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全、妥善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1980年春天,从广州飞往北京的航班带来了一张又一张国际订单。3月1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任国家旅游总局局长卢绪章、六机部部长柴树藩等人迎接到了素有“世界船王”之称的爱国华侨包玉刚,商谈订造船舶和航运合资经营等事宜。两个月后,包玉刚的弟弟包玉星赴京,签订了第一艘船舶合同,这是六机部自营出口船舶的第一个合同。7月30日,第二艘船舶合同签订。此间,六机部又争取到李嘉诚的支持,于当年先后两次签署了4艘2.7万吨散货船订单。短短几个月间,六机部连续签订了6艘出口船合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船舶建造技术,仅用7年便跃升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据长江证券研究所统计,当时日本船厂吸引了全球大量订单,造船量在6年中翻了11倍,到1973年已超过所有欧洲国家造船量总和,成为世界造船中心。

  订单有了,谁来造船?柴树藩为此单独约谈了原大连造船厂厂长孙文学,孙文学后来曾对媒体回忆,当时之所以敢接下任务,也是铤而走险,“船厂两万多人要吃饭,要干活,怎么能不接订单?”

  “中国船厂向日本学习的内容,逐渐从技术交流、业务咨询,发展到派员工赴日考察、进修、培训,继而学习引进日本的管理体制。”胡可一介绍说,一批批技术人员进修回国后,成长为各家船厂的技术骨干、厂长,那段中日蜜月时期,中国储备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为国内造船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王昱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