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经济“跛脚荣景”非民众之福

来源: 杭州网
2024-06-15 23:23:29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台湾经济“跛脚荣景”非民众之福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近来,台北股市在人工智能(AI)与半导体话题加持下持续大涨,台统计部门也大幅上修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至3.94%。不过,科技与新兴产业热潮之下,传统产业遭遇的寒流在加剧。

  台湾产业失衡见诸出口统计。全球AI与新兴科技应用需求,显著带动台湾出口表现,但其他产业出口连连下滑;台湾产业失衡亦表现在股市,台积电股价不断攀升,AI概念股一路高歌,但这类股票只占台北股市约三成,另外七成个股则陷于低迷。

  电子产业的荣景,并无普惠意义。据统计,台湾制造业就业人口约290万,其中电子相关产业约81万,占27.9%。台湾总就业人口约1150万,电子相关产业只占总就业人口的7%。岛内舆论忧心,愈发严重的畸形发展,将导致传统产业持续萎缩,进而影响就业者的生计。

  台湾全年CPI已连续第3年冲破通胀警戒线,随着物价上涨,许多民众感受到“股市好,但我的日子却不好”。2021年,台湾拥有财富最多的20%家庭与最少的20%家庭,贫富差距已达66.9倍。岛内学者指,台股指数站上20000点大关后,更扩大了贫富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产业的发展固然与科技和产业链等因素有关,但同样离不开庞大的市场。大陆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当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操弄与大陆“脱钩断链”,对大陆商品采取歧视性、不公平做法,大陆有关部门不得不中止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同时,台湾也未能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经济组织,关税压力将进一步削弱岛内传统产业竞争力。

  台湾要摆脱产业失 衡困境,解药近在海峡另一边。近年来,大陆新兴科技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蕴藏着丰厚发展机遇。近日,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工商团体之一——三三企业交流会组团赴陆参访,进一步表达台商扎根大陆发展的信心,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基础。

  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参访团时表示,大陆方面将一如既往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完善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措施,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助力大家率先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和成果。

  甚至日前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他都会与记者第一时间分享。

  将乡村文化的挖掘和转化利用融入乡村旅游全过程,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美满生活的应有之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合肥12月31日电 (记者 吴兰)经过26个月的连续紧张施工,京沪铁路百年老站宿州站改建工程全面完成,新站房于12月31日正式启用。

  中越、中欧联程班列“越南—中国—哈萨克斯坦”新线路的开通,进一步健全了东盟国际货物运输网络,大幅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扩大广西国际班列在亚欧、东南亚区域的辐射面与国际影响力。(完)

  希望的春天,就在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中,在广袤田野辛勤的耕作中,在工厂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的攻关中,在大街小巷重新升腾起来的人间烟火中……每一点梦想的星火,汇聚成时代的光焰。无数个平凡的“你我”,成就了极不平凡的“我们”。

  会上发布的《第十一届天津市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工程”研究报告》摘要指出,销售收入100强根据企业营业收入进行排序。今年,上榜门槛为43.9亿元,较上年增加12.3亿元。上榜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4062.2亿元,较上年增加22.0%,连续三年跨越万亿元大关。其中,43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百亿,比上年多10家,合计营业收入10529.8亿元,占上榜企业总营业收入的74.9%。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88家,较上年增加20家。

杨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