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长影执棒再现经典《梁祝》 91岁创作仍不停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3 01:00:41

  中新网长春6月22日电 (记者 郭佳)91岁高龄的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何占豪21日晚在长春的长影音乐厅登台,指挥演绎古筝与小提琴《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称《梁祝》)。

  适逢《梁祝》首演65周年,“敦煌国乐·《梁祝》诞生65周年纪念”暨何占豪作品贾晓莉独奏音乐会当晚举行。古筝演奏家贾晓莉与长影乐团、羽之韵筝乐团还演奏了何占豪《临安遗恨》等作品。

  《梁祝》是何占豪、陈钢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基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当晚的何占豪神采奕奕,一亮相便迎来经久不息的掌声。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现场观众无不屏气凝神。20多分钟的作品,他指 挥得轻松写意,将凄美的爱情故事转化成婉转、悠扬的音符,传递给现场的每一名观众。

  何占豪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杰出音乐家,六十多年来,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创作了百余部雅俗共赏的音乐作品。他当晚受访时说,《梁祝》是农民教他写的,写出让老百姓听得懂的作品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这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大情结。

  何占豪还有一个大情结是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他几乎所有的协作曲都有交响乐和民乐两个版本,当晚,他早年创作的古筝协奏曲《山水情》也迎来交响乐版的全球首演。

  “过去我们很少有作品向国外展演,但我们出了很多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古筝演奏家,希望我们的青年到国外去,也有国外的交响乐队伴奏,这才能显示我们年轻一代的才能。”何占豪说。

  对于如何发展民族音乐,何占豪主张“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我们学习外国音乐,但不能生搬硬套,音乐形式可以学习,但必须要有民族的内容、民族的音乐语言。”

  古筝演奏家贾晓莉当晚演奏了何占豪四首协作曲。她表示,通过这些作品能感受到何老师的人文情怀,同时更能促使自己进一步反思音乐创作、音乐演奏与音乐教学。

  何占豪表示,自己仍在不断创作,马上还会有新作品出来。

  本场音乐会由长影集团、沈阳音乐学院、何占豪音乐艺术传承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中国器乐研究中心、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主办,长影乐团、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完)

  乌鲁木齐第39中4年级学生王烨晨说:“观看到这些实物原件,似乎能看到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我很震撼,老一辈共产党人为国献身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在中国的南北方向上,有条碧水蓝线,贯穿于我国的中原腹地。它咕噜噜的水声一路欢唱,从我国南方山谷一路流进首都,惠及沿线8500多万人,每年送水量达95亿立方米。它的起点就在湖北——“亚洲天池”丹江口水库,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水库蓄水量是北京十三陵水库蓄水量的500倍。早在20世纪就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内容,它可不是一项基建那么简单,它是对湖北水环境安全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湖北奉献精神、江湖情怀的超高要求。对于北方民众来说,江湖并不远,就在湖北。

  十年间,张明灿开遍了压裂车队里的各种车辆,压裂车、打液车、砂罐车……凭着敏捷的身手和丰富的驾驶经验,他成了一名全能“车手”。在一条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上,他始终穿着这双工鞋,执行了一次次艰难的压裂任务。他说:“穿着它,心里头踏实。”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9/49/10166240575862357105.jpg" alt="" />

  周高雄,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海南澄迈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秦皇岛境内有223.1公里明长城,长城文化资源丰富。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长城行政公益诉讼33件。山海关区对长城司法保护的需求则更为迫切。2020年初至2022年6月,山海关检察机关办理长城保护公益案件15件,山海关区法院近5年则办理涉长城民事案件100余件。

杨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