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1 17:10:09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和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高校之一。两校联合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见证和推进中匈友谊的重要机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发展,务实深化中国—中东欧人文和学术交流,助力架稳架宽中匈文明交流互鉴之桥,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方案智慧、作出文明贡献。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代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致辞。他表示,两国高校应跨越国界,建立紧密联系,不断互学互鉴。期待未来依托中心,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往来、跨学科合作,培育理解两国语言文化的青年人才,打造更多联合研究项目及学术品牌,为匈中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力量。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未来愿同匈方一道,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中匈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添砖加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文明问题研究、中匈院 校合作、中匈出版合作方面发挥引领

  此次活动为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收官。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匈牙利罗兰大学联合主办。此前已举行“新汉学计划”欧洲地区青年学者圆桌会谈、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完)

  贝纳斯说,大多数病毒的变异以“漂流”(drift)的方式发生,即在现有毒株的基础上发生新的变异。但是,新冠病毒的新变种却更像是“旧版本”的病毒发生了“超级变异”,在维持原有毒性的基础上“又生出新的能力”,尤其在那些长时间维持阳性而不能恢复的新冠患者身上。贝纳斯表示,当病毒以这种形式发生突变并开始传播开来后,新变种的病毒会立刻“强势”取代正在流行的毒株。

  【环球网快讯】据法新社29日最新消息,欧盟卫生机构——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地时间周四(29日)发表声明,认为对中国旅客进行强制新冠检测是“不合理的”。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1725002188.jpg" alt="" />

  “为了让远程会诊更加高质高效,县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组织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如果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均可以通过村卫生室或者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与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会诊服务。”武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天来说。

  在回溯过往职业生涯时,C罗坦言他在欧洲的工作已经完成。“我赢得了一切,效力过欧洲最好的球队。对我来说,现在是新的挑战。”

  <strong>加快健全蔬菜技术体系</strong>

王彦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